香港BNO移民英國:國際生費用高昂 清貧學子升學夢遙

agoda

流量密碼 提供 科技娛樂流行穿搭影劇遊戲電競開箱資訊正妹網紅女神 等各類新聞資訊等,發燒話題永不退流行,讓您第一手快速掌握,快速更新文章及最新消息的發布就是我們的宗旨,只要隨時關注流量密碼資訊就是掌握 流量密碼

流量密碼推播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香港BNO移民英國:國際生費用高昂 清貧學子升學夢遙

  • 林子晴
  • BBC News中文 特約記者 發自倫敦
李家俊一家最近帶著他有機會到倫敦升讀大學的希望, 從諾丁漢搬到了倫敦。

圖像來源,BBC Chinese

李家俊一家最近帶著他有機會到倫敦升讀大學的希望, 從諾丁漢搬到了倫敦。

「哇! 我取得了LSE的Offer!」

今年初夏,17歲的在英香港學生李家俊,得悉獲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LSE)法律系的有條件錄取通知後,在諾丁漢的家裏尖叫起來。

收到這個挑燈夜讀熬來的成果,一向理性冷靜的他,難得地展露出如小孩般的興奮。他立即告訴媽媽,還說,當時「我叫得聲音都吵啞了」。

不過,出身草根單親家庭的他,恐怕會因無法支付高昂的國際生大學學費,眼睜睜看著九月入學美夢化成泡影。

像李家俊這樣,經英國國民(海外)BNO簽證移英的港人,由於沒有預永居或永居身份,也未連續在英國居住三年, 不符合享有每年上限9250英鎊(約8.8萬港元)的英國本地生學費資格,亦不得申請任何政府貸款和資助。若入讀三年本科課程,根據LSE最新公布的外國學生年度收費水凖,每年僅學費就高達2.3萬英鎊(約22萬港元),甚至可能更高。

月前,英國多名國會上議院議員、跨黨派下議院議員、學者和公民團體成員聯署去信,促請政府讓BNO港人享有與本地生同等學費待遇。但政府至今未見有實際回應,而聯署倡議也受到部分港人和華人社群的異議。

國安法

圖像來源,AFP

他說,見到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法律淪為「可危害社會」的工具

理想與現實的對撞

2019年反修例示威風波後,香港社會風雨飄搖。北京其後於2020年在香港實施《國安法》,促使英國宣佈開放BNO港人移英通道。

當時,李家俊的母親遭到公司遣散,丟失了養活一家三口的會計文員工作。她為了兩個孩子的未來作了大膽的決定,花盡積蓄,2020年底移居英國,落腳於英格蘭中部城市諾丁漢,暫靠在華人餐廳打工維生。

「我見到媽媽很辛苦,我自己也要那麼辛苦,」 李家俊說,「我拿到書後,就熬夜把它背完,翌日上課已經在問老師問題。」

移英後的一年多裏,李家俊入讀了英國公立中學,重新適應截然不同的課程,完成了英國高考,還曾到一家大律師行和一家律師行作短期實習,並且參加了兩個大學舉辦的法律和學術比賽,更在當中一個比賽中奪冠。

閒時,他會在網上為香港學生補習,賺取零用錢。

談起入大學讀法律系之志,鼻樑上掛著黑框眼鏡的李家俊帶著半分名校辯論隊說話的語氣道, 這不只是為改善家境,更多的是受到香港政局巨變啟發。

「由小到大,我都希望成為醫生,」 他說, 一是為了安穩生活,二是能扶助他人。但三年前在香港爆發的反修例示威風波,成了他重要的政治啟蒙。他說,自己曾滿腔熱血走上街頭,但是見到《國安法》實施後,法律淪為「可危害社會」的工具。

「就如魯迅說,讀醫能救一個人,救不了整個社會。」他前思後想,決定修讀法律,未來不論從政或投身法律界,盼能延續自己對公義與法治的追求。

但是,談完理想與追求後,擺在李家俊眼前的現實是,他無法在沒有貸款支援下支付國際生的學費,身邊親戚也愛莫能助。他也曾打算報名法律學徒計劃,但無奈也未能符合資格。

李家俊的例子並非孤例。

移英BNO應該享受本地生待遇嗎?

英國智庫British Future傳訊主任巴林格(Steve Ballinger)說,他與港人團體開會時, 一次次聽到關於大學學費的疑慮。智庫遂於5月底發起聯署,要求給與BNO港人本地學費資格。他說,這個倡議「在(英國)政界、高等教育界和公民團體中獲得了很熱烈的支持」。

巴林格認為,英國不應用高昂學費,阻礙香港學生更好地貢獻英國社會;而且,「大部分香港人來到這裏,以這裏為家,我們也應該把他們當作家中一員」、視他們作本地生。

自BNO簽證計劃去年1月底開放至今年三月,英國內政部一共收到12.3萬宗簽證申請, 11.3萬宗申請已獲批。

當中有多少是將在未來五年內中學畢業的學生, 官方未有數字。另外, 英國日前亦正式宣佈,擴大准許1997後出生、父母其中一方持BNO身份的香港年輕人獨立申請BNO簽證。這群能在沒有家庭支持下移英的年輕人,也將有入讀大學的需求。

然而,有關「本地生待遇」倡議的最大反對聲音卻是來自港人社群。不少在英港人網上群組就此有過激烈討論。

當中反對的,就包括40多歲的香港前社福界工作者CoCo。

她說,「我們香港人移居到那裏,還沒有正式為這個國家或社會作出過任何貢獻, 也未開始繳稅,」 沒有資格享有本地生優待。

「我不想香港人到了英國後,會被英國人覺得,你們這些香港人來到就討好處,」 她說。

CoCo已經成功申請簽證來英,這個月移居到克約郡謝菲爾德(雪埠),進修藝術治療碩士學位。她坦言學費負擔沉重,但「我願意支付費用,我家人也會幫助」。

倫敦唐人街

學者稱,「移英港人社群組成多元,經濟能力不一」

為什麼會有反對聲音?

英國杜倫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工作助理教授江瑞婷解釋,移英港人社群的社經能力懸殊,有家庭全無經濟壓力,另有一些,尤其是具政治原因獨自移英的年輕人,卻很有需要,令社群內就此意見和關注度不一 。

至於社群中的反對聲音,江瑞婷說,部份與他們有想成為「較優秀移民」 (Better mirgant)的心理有關, 希望證明自己與搶奪本地資源的經濟移民有別,來英國並非為了圖福利,而是來作出貢獻,對英國社會有價值。另外,也有些老一輩的華人移民認為,「當年也他們沒有這些福利,為何新來港人要來爭取這些福利。」

江瑞婷認為,原則上,不論來自哪裏的移民,皆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而從實際角度,如果英國政府資助BNO香港學生以本地學費或貸款讀大學,也是對未來人才的投資。

BBC中文曾向英國教育部查詢。當局指,「已留意到有關聯署信件, 會在適當時間作出回應。」

官方未見有意改變學費政策,江瑞婷和巴林格認為,大學或者政府相關部門值得研究另外一些途徑,如設立港人助學金,協助BNO香港學生升讀大學。

李家俊說,移英後最想念的是在香港的同學,由於當初離港倉促, 未有與好友好好道別。

圖像來源,BBC Chinese

李家俊說,移英後最想念的是在香港的同學,由於當初離港倉促, 未有與好友好好道別。

會考慮回香港去嗎?

縱然深知家中無力繳付大學學費,李家俊仍然報讀了多個法律系課程,盼能透過獲取獎學金升學。

李家俊一家最近帶著他有機會到倫敦升讀大學的希望,從諾丁漢搬到了倫敦。

他與BBC中文作訪談數周後,收到了來自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電郵。但這次傳來的卻是壞消息:他的獎學金申請被拒。

李家俊說,早已知道國際生獎學金競爭激烈,機會很微,但他仍難掩失落之情。

他猶猶豫豫地說,若無法升選大學,「可能先工作吧……都是做待應……藍領工作……或者建築工作,」並希望五年後有足夠儲蓄入大學。屆時, 他應會取得預永居身份, 可得本地生學費資格。

如果回去入讀香港的大學,他便能享有政府貸款或資助,那他有想過回港嗎?

對此,李家俊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沒有打算,一點也沒有考慮。」’

「這就等如屈服了。要挨日子,我也寧願在一個有自由有民主的國家挨日子,不要留在一個崩壞了的地方。」

保護受訪者身份李家俊和CoCo均為化名。

好文章出於 BBC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