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 降噪耳機因私下收集使用者歷程並轉售第三方被告上法庭,而這並不是智慧型產品第一次出包

agoda

流量密碼 提供 科技娛樂流行穿搭影劇遊戲電競開箱資訊正妹網紅女神 等各類新聞資訊等,發燒話題永不退流行,讓您第一手快速掌握,快速更新文章及最新消息的發布就是我們的宗旨,只要隨時關注流量密碼資訊就是掌握 流量密碼

流量密碼推播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伴隨許多智慧化發展,很多產品都須透過手機連線控制以提供全面的控制與更優質的服務,消費者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但換個方式想,這樣的使用習慣上真的萬無一失嗎?高階降噪耳機廠商 Bose 因此被告上法庭,而且還不是第一個智慧型產品出狀況的案例。

以高階消費音響、耳機聞名的 Bose 日前在美國被告上了法院,原因竟是出在未經客戶許可的狀況下,透過智慧型耳機的手機專屬應用程式收集客戶使用習慣與操作歷程並出售給第三方進行使用者習慣分析研究與行銷公司。

這是被點名的產品包含頗受歡迎的 QuietComfort 35(簡稱 QC 35)、SoundSport Wireless 、 Sound Sport Pulse Wireless、QuietControl 30、SoundLink Around-Ear Wireless Headphones II  以及 SoundLink Color II。提出告訴的帶頭者表示當他購買這些昂貴的耳機後,依據使用說明下載了 Bose Connect 應用程式,Bose 文件中表示可以透過應用程式進行韌體更新、控制等操作,但他發現 Connect 應用程式也收集了使用者的詳細配置文件,包含聽音樂的歷程和習慣,目前訴訟正在進行中,法庭還沒有做出最後決斷。

不過這並不是第一次在智慧型產品上出狀況,包含上個月在美國芝加哥法庭被提高的 We-Vibe 公司,他們所推出的「成人按摩用品」因收集使用者體溫和強度控制、使用頻率等資訊,侵犯使用者個人隱私,同意支付 375 萬美元作為非法收集用戶使用資訊的賠償。

智慧產品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便利,但卻也暗藏了我們鎖看不到也無法防堵的危險,消費者的使用安全與隱私保護全靠企業良心來把關,對於使用者所付出的全盤信任,企業更應珍視之,強化產品安全性、保護好使用者隱私,這樣才能夠真正獲得使用者長久支持。

◎資料來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