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比特幣 Layer2 網路 Stacks:現貨 ETF 核准、減半能否「帶飛」?

agoda

流量密碼 提供 科技娛樂流行穿搭影劇遊戲電競開箱資訊正妹網紅女神 等各類新聞資訊等,發燒話題永不退流行,讓您第一手快速掌握,快速更新文章及最新消息的發布就是我們的宗旨,只要隨時關注流量密碼資訊就是掌握 流量密碼

流量密碼推播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作者:Jake Pahor,Web3 研究員

編譯:Felix, PANews


比特幣在 2024 年將迎來兩大催化劑:現貨 ETF 核准和比特幣減半。比特幣 Layer2 網路 Stacks 處於完美的位置,可以利用大量流入比特幣 DeFi 的資金。

比特幣傳統上被認為是一種價值儲存/數位黃金。 Stacks 是比特幣的智慧合約層,可以為比特幣持有者提供新用例。包括:

  • 比特幣支持的借貸
  • 比特幣上的 DeFi
  • 使用比特幣交易 NFT

Stacks 的目標是將 DeFi 引入比特幣,釋放超過 9000 億美元的資本。 Stacks 使用比特幣網路作為結算層,並增加了智慧合約和可程式性。應用程式將在 Stacks 區塊鏈上運行,而不是在中心化伺服器上。

Stacks 的生態系統不斷發展,有超 30 個團隊積極參與 Stacks 開發。一些大的項目 ZeroWidthSpace; ZeroWidthSpace;包括:

  • Alex(DEX)
  • StackingDAO(流動性質押)
  • Arkadiko(CDP)(註:債務抵押部位)

Stacks 旨在幫助擴大比特幣經濟規模。

Stacks 鏈上 TVL 正衝擊歷史新高,達到 6300 萬美元。較 2023 年 9 月的低點(1000 萬美元 TVL)上漲約 6 倍。過去幾個月交易量也大幅增加,這與其生態上 NFT 、 DEX 和域名服務的發展相對應。

Stacking 協議可確保了 Stacks 網路的安全,並為 Stackers 提供了以比特幣為單位的實際收益(目前約為 7%)。收益與網路活動有關。隨著網路使用效率提升,區塊空間更值錢後,隨之礦工需要支付的 BTC 成本也會隨之提高,STX 質押者的收益也隨之提高。

轉帳證明(PoX)機制是 Stack 區塊鏈的共識機制。礦工透過出價 BTC 來驗證交易,以獲得 STX 獎勵。 STX 是原生代幣,可用於:

  • 支付交易費用
  • Stacking (鎖定在網路上以獲得 BTC 獎勵)

與比特幣一樣,Stacks 也有將礦工獎勵減半的計畫。 STX 還具有固定和可預測的供應量,每 4 年減半一次。到 2050 年,預計 STX 的總供應量達 18.2 億。

當前供應統計:

  • 流通量:14.3 億
  • 最大供應量:18.2 億
  • 市值:26 億美元
  • FDV:33 億美元

根據解鎖時間表,有兩個主要的金庫:

  • Hiro PBC Treasury:2 億枚 STX(約 3.66 億美元)
  • Stacks 基金會 Treasury:1 億枚 STX(約 1.83 億美元)

Stacks 基金會的資金用於投資基於 Stacks 的項目,使用的確切數量尚不清楚。

Stacks 社群中的任何人都可以提交 SIP(Stacks 改進提案)。然後,委員會會對每個 SIP 進行討論和投票。加入該委員會需要得到 Stacks 基金會董事會的同意。這一過程仍然相當中心化。

Stacks 由 Muneeb Ali 和 Ryan Shea 於 2017 年創立。多年來透過多輪融資、私募和 ICO 籌集了超 4500 萬美元。知名投資者包括 Hashkey 、 SNZ Holding 、 Blockchain Capital 、 DCG 、 Winklevoss Capital 和 Naval 。

儘管市場上對於比特幣的低效率,還有其他解決方案,例如閃電網路、 Rootstock 、 Ark 和 Liquid Network 。但擁有原生代幣的僅有 Stacks 。這使 Stacks 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

Stacks 最近幾個月正面臨幾個障礙:

  • 在「Stacking」機制中發現一個嚴重漏洞
  • 挖礦層的 大規模審查

有趣的是,STX 卻是美國第一次獲得 SEC 認可資格的代幣發行。

比特幣生態具有巨大成長潛力,Stacks 即將到來的催化劑包括:

  • BTC ETF 核准
  • BTC 減半 (24 年 4 月)
  • 中本聰升級
  • sBTC 即將發布
  • 比特幣 DeFi 和 NFT 交易

總加權得分= 8.3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