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p.fun 帶動全民發幣熱潮,市值過億的 Meme 幣是如何誕生的?

agoda

流量密碼 提供 科技娛樂流行穿搭影劇遊戲電競開箱資訊正妹網紅女神 等各類新聞資訊等,發燒話題永不退流行,讓您第一手快速掌握,快速更新文章及最新消息的發布就是我們的宗旨,只要隨時關注流量密碼資訊就是掌握 流量密碼

流量密碼推播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原文作者:Frank

原文來源:PANews


互不接盤的多頭市場中,Meme 幣賽道又進入新的階段—— 全民發幣。

自 4 月 18 日以來,Solana 鏈上每日發行代幣數量超過 1 萬個,Base 鏈也連續多日保持每日上線交易對 2000+。造成這種發幣量激增的背後原因,則主要是以 Pump.fun 為代表的一鍵發幣工具迎來爆發性成長。

Pump.fun 竄紅掀起全民發幣浪潮

Pump.fun 是一個主要針對 Solana 鏈的 Meme 幣發幣工具及社群平台。可以支援用戶在沒有任何開發經驗的情況下,以極低的成本(0.02SOL)部署發行代幣。自 2024 年 1 月上線以來,目前已累積發行代幣超過 46 萬個。截至 5 月 9 日,Pump.fun 的累計收入已超過 1,700 萬美元(收取 1% 的交易手續費)

雖然先前業界也有很多一鍵發幣的產品,但很少有達到 Pump.fun 的風靡效果。對一般使用者來說,Pump.fun 的主要優勢有以下幾點:

1. 發幣過程簡易到 1 分鐘內可以完成發行。在 Pump.fun 上發行一個代幣,用戶只需要上傳一張圖片,起一個名字,寫一句介紹就能完成,整個過程及其簡單,用戶也無法調整發行數量和代幣權屬等設定。

2 、免 LP 池費用。相較於過去的一鍵發幣產品,一般的用戶除了要支付一定的部署成本之外,主要的成本就是質押在交易池的資金了。 Pump.fun 在這方面做出了一個創新,在用戶初始部署的時候無需自己的資金打入資金池。而是自動設置一個約 6 萬美元的 LP 池上線,隨著購買人數的增加,一旦市值達到 6 萬美元,會將所有的買入資金自動打入 LP 池,並上線 Rayium Swap 。這使得一些項目一旦市值超過了 6 萬美元,就能真正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資金池,而不是取決於項目創辦人的自覺和道德水準。

3. 社交互動功能集中 Meme 文化沉澱。對於許多 Meme 幣來說,玩家最頭痛的問題可能就是了解關於這個項目的社群情況和討論熱度(通常需要主動去尋找社群),在 Pump.fun 上,因為設定了一個類似留言板的功能,使得玩家們關於這個幣種的討論內容都可以留存下來。讓後入場的人可以快速的了解這個 Meme 幣的進度。

人人翻身做「鐮刀」?

除了 Pump.fun 在 Solana 上表現活躍之外,其他鏈上也開始出現類似的產品。如 Base 鏈上的 We.rich 和 FriendTech,We.rich 在 Pump.fun 的基礎上有了更多的功能和 UI 優化,例如前期公平發射階段保持代幣價格極低和限量 Mint 。雖然目前的發行數量和活躍用戶仍和 Pump.fun 有較大的差距,但對於同樣有著巨大 Meme 市場的 Base 鏈來說,這個項目的出現也可能增加一個新的 Meme 幣戰場。

此外,不少透過 AI 結合的產品本質上也是提供類似的一鍵發幣功能,如剛發布空投計畫的 Spectral 就是透過類 GPT 的文字對話工具撰寫合約程式碼。只不過相較一鍵發幣的功能來說,這種產品在便利性上仍有很大的差異。

Pump.fun 類產品的出現,是否就以為玩家可以從韭菜翻身做鐮刀?經過 PANews 實驗發現,Pump.fun 雖然將發幣流程和成本簡化到最低,但很難實現一個百倍幣的夢想。對一般用戶來說,代幣發行後通常只會吸引幾個自動交易機器人進場,快速買賣幾筆後就再無動靜。而 Pump.fun 上多數發行的代幣都處於這種狀態,市值能夠超過 6 萬美元的每天也是寥寥無幾。

對於發幣者來說,這些過路的玩家會快速的帶走流動性,最後池子只剩下創辦人的買入資金。雖不至於虧損太多,但對於想要獲利的目標來看,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何打造一個過億的 Meme 代幣

事實上,Pump.fun 上確實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市值排名前幾名的 Meme 幣也有市值超過 1 億美元的代幣。典型的就是兩個「貓王」:michi 和 Shark Cat 。

接下來,PANews 根據幾個市值較高的案例來剖析一下,這些市值過億的 Meme 幣是如何誕生的。

兩大貓王的歷程

michi 是 Pump.fun 上截至目前市值最高的 Meme 幣,市值達 1.86 億美元,創建於 4 月 8 日。

Shark Cat 市值約 1.6 億美元,創立於 3 月 26 日。

素材:

首先,這兩個代幣的時機和主題成為早就高市值的基礎條件。在 3 月底 4 月初的這段時間內,正好是 Meme 賽道流行「貓狗大戰」的階段,這段時間內在 Solana 鏈上大家喜歡尋找各種貓狗題材的 Meme 進行炒作。而這兩個代幣正好同屬 Cat 陣營。正好契合了當時最火熱的題材。

社群:

除了時機恰好之外,社群基礎也非常重要。經 PANews 研究發現,市值排名靠前的 Meme 幣幾乎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發起人並非寂寂無名的素人。

以 michi 為例,其創始人 psykø(@psykogem)本身是一名經驗豐富的 Meme 幣玩家和 KOL,在 X 上有 4700 名粉絲,且其個人在 X 上和 Telegram 都非常活躍,推文一直保持較高的閱讀量。在 michi 發布前,他個人也多次在社群媒體上預熱。

Shark Cat 的創辦人同樣也是一個 KOL,名為 0xWinged(@0xWinged),在 Shark Cat 推出之前,已經成功發行過 CopyCat 這個項目,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其個人在 X 上的粉絲量也超過 1 萬人。

造勢能力:

當然,光靠一定的粉絲量並不能保障代幣的發行就能輕鬆成功。在發行的過程中的話題性也是推動價格炒作的重要元素。 michi 的創辦人主打的就是一張真誠牌,在發行的初期,他自掏腰包買了 40 個 SOL 的 michi 代幣並銷毀。這個舉動一來幫助 michi 快速達到 6 萬美元市值的曲線進度條,二來對後進場的用戶看來,頗有一種「我先乾了,你們隨意」的豪邁精神。這也讓很多人有信心看好這個代幣的發展。最終,psykø也透過這種豪邁獲得了超過 250 萬美元的收益。

隨後,在 michi 發展的過程中,psykø也透過空投 1%;在紐約時代廣場打廣告;付費給藝術家製作相關表情包素材等方式持續為代幣造勢。

0xWinged 在發行 Shark Cat 的時候採用的是另一種方式,一次 X 上的 Space 活動。早期買入的用戶基本上都是透過這場 Space 吸引入場。

資金:

Meme 的狂歡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狂歡。真正助推價格上漲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在 Pump.fun 上市值排名第三的項目是名為 TEH EPIK DUCK(EPIK)的項目,這個項目在初期發行的半小時內,有一個地址為 GE4LX5DcEAfgVD1MZ1ahiUJboL3G3X4yuh2gcRytjvL5 的用戶直接買了 30 SOL 的 EPIK 代幣,直接將這個代幣曲線進度拉滿。該用戶最終透過 EPIK 獲利 1,369 個 SOL 。雖然我們對這個用戶因何原因敢於在初期就具備梭哈精神無法知曉。但從其交易的記錄來看,這個用戶在 4 月 3 日當天曾經買入多個相同題材的小黃鴨代幣,且每次都投入 10 個 SOL 以上。這種巧合的背後,或許蘊含著大量化 Meme 炒作的資金套路。而在其他幾個高市值的項目早期交易中,也出現了類似的大額投機者。

透過上述分析,我們或許能大致窺見在熱門 Meme 幣造勢過程中的一些必要元素。也就是素材、社群、造勢能力、資金。這四個要素對於一個 Meme 幣的成功不可或缺,雖然並不是需要每一個 Meme 幣都能成為四邊形戰士,但至少需要在幾個方面具有一定的特長才能彌補其他方面的缺失。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