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遊戲「類魂」標籤遭指濫用,《魔物獵人:世界》到《瑪琳的秘寶船》都算在內

agoda

流量密碼 提供 科技娛樂流行穿搭影劇遊戲電競開箱資訊正妹網紅女神 等各類新聞資訊等,發燒話題永不退流行,讓您第一手快速掌握,快速更新文章及最新消息的發布就是我們的宗旨,只要隨時關注流量密碼資訊就是掌握 流量密碼

流量密碼推播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rfvbf
左圖為系統顯示,右圖為編輯自選。

 

Steam 商店「標籤功能」2014 年上線以來持續改良標籤搜尋引擎,標籤「濫用」問題卻持續存在,一位海外玩家批評太多遊戲被貼上「類魂」(Soullike)標籤引起討論,不僅如此,Roguelite、類銀河戰士惡魔城等各類型的標籤都有被濫用的趨勢。

 

Steam 標籤系統不僅管理員或發行商可以添加標籤,一般使玩家也可自由新增或添加。玩家新增的標籤並不會立即生效,而是需要經過大量其他玩家選定相同標籤,累積一定支持量才會生效。

 

每款遊戲的 Steam 頁面熱門標籤約 3~5 個,若進入檢視畫面,最多可看見玩家選定數量前 20 多的標籤,Reddit 網友 OrranVoriel 指出,Steam 的「類魂」標籤太多讓這分類變「毫無意義」。

 

所謂「類魂」遊戲始於 FromSoftware《惡魔靈魂》,並由《黑暗靈魂》系列發揚光大,該類型主打暗黑奇幻的世界觀及高難度的關卡、與 Boss 纏鬥的精準操作,讓玩家在死亡懲罰中記取教訓,越變越強以獲得成就感。

 

除了玩家歸類,近來熱門作如《黑神話:悟空》,開發商遊戲科學自稱受魂系啟發;卡通風格的海底冒險動作《蟹蟹尋寶奇遇》獨立開發團隊 Aggro Crab 也自稱魂系遊戲。

 

2024-05-20_220446

 

然而,OrranVoriel 說儘管橫向卷軸動作遊戲《茶杯頭》是一款高難度遊戲,但不該是「類魂」,從 2D 畫面就與 3D 動作遊戲本質不同。他認為共通點不足以貼上類魂標籤的遊戲,舉例還有《對馬戰鬼 導演剪輯版》、《魔物獵人:世界》、《戰神》等作品。

 

其中剛移植 PC 的《對馬戰鬼 導演剪輯版》雖然也有類魂系列的血腥場景、精準防禦的操作等元素,但 OrranVoriel 指出該遊戲有潛行元素、容易變成多對一戰鬥、四處散佈的探索點與任務等遊戲流程,可能很難讓人感覺是在玩「類魂」遊戲。

 

延伸閱讀:《對馬戰鬼導演剪輯版》創PlayStation單機遊戲Steam同接最高紀錄

 

OrranVoriel 分享普遍被視為類魂遊戲的,包括《仁王》系列、《隻狼:暗影雙死》、《艾爾登法環》等,它們都具有多項魂系的核心特徵與類似的核心循環(玩家不斷重複的系列行為),他認為如果要貼上「類魂」標籤,遊戲應與其他公認的類魂作品有共通點。

 

這位魂系擁戴者的貼文獲得數千網友贊同,也有人諷刺現在遊戲要素過多,關鍵字被過度濫用,「我們的新作是一款 Roguelite、程式自動生成、類銀河戰士惡魔城的魂系遊戲,在一個巨大的開放世界中展開工藝活動,屙…技能樹。」

 

也有網友指出大家都在追隨《星露谷物語》的腳步,「你忘記你的遊戲還能經營一個農場。現在每款獨立遊戲都在蹭《星露谷》的錢。」

 

2024-05-20_2220402024-05-20_2220492024-05-20_223348

如前所述,Steam 標籤系統允許使用者自行新增,只要有足夠的選定基數就能顯示在「熱門標籤」,導致一些開發商或發行商沒料想到的標籤被貼上作品,例如 hololive 所屬 VTuber 寶鐘瑪琳的恐怖遊戲《美魔女的真相-瑪琳的秘寶船-》都被貼上「類魂」的標籤。

 

2024-05-20_223601

 

而最近一款名為《堡壘:獵鷹戰紀》(Bulwark:Falconeer Chronicles)的沙盒模擬遊戲就因為玩家添加與實際類型不符的「策略」標籤,導致開發團隊得在 Steam 商店頁面更改遊戲標題。至於其他常被濫用的熱門類型標籤,也可能是發行商誇大作品的部分元素所選。

 

延伸閱讀:《矮人要塞》和《深岩銀河》團隊成功讓Steam加入「矮人」遊戲標籤

 

另一方面,Steam 也有許多沒有明確定義的標籤存在,即便有明確定義,玩家也可能抱持模糊認知、依循自己的印象貼上標籤,貼標籤是個人自由,可是當標籤與作品實際內容不符,可能會干涉搜尋,嚴重一點成為發行的行銷障礙。

OrranVoriel 提出類魂等特定標籤濫用問題獲許多共鳴,也有人期待官方提出更多應對措施。

 

Comment
byu/OrranVoriel from discussion
ingaming

好文章出於 4Gamer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