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拾荒者統治》:難得一見的原創科幻作品,細膩探討生命中的愛與孤獨

agoda

流量密碼 提供 科技娛樂流行穿搭影劇遊戲電競開箱資訊正妹網紅女神 等各類新聞資訊等,發燒話題永不退流行,讓您第一手快速掌握,快速更新文章及最新消息的發布就是我們的宗旨,只要隨時關注流量密碼資訊就是掌握 流量密碼

流量密碼推播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撰文:黑澤考克看電影

去年 HBO max 所製作的《拾荒者統治》(Scavengers Reign) 與 Netflix 的《Pluto 冥王》和 Amazon上架的《萬神殿》(Pantheon) 應該是三部最好的科幻動畫,三者的製作、故事各有千秋,而在這之中尤以《拾荒者統治》最為原創,其如法漫大師墨必思別具一格的畫風和獨特的世界觀,與其他兩部原作改編的科幻作品相比也毫不遜色。

有趣的是,《拾荒者統治》彷彿繼承了眾多科幻前輩的母題,上至《飛向太空》下至《2001:太空漫遊》甚至《異形》都在該部作品中可以看到些微的影子,這些致敬都巧妙不刻意。

《拾荒者統治》。

 

內容目錄

Toggle

《拾荒者統治》的緣起

在進入《拾荒者統治》的劇情討論前,請先讓我簡單的爬梳這部作品的緣起,《拾荒者統治》的橫空出世並非巧合,這套 12 集的影集,是出自喬本奈特 (Joe Bennett) 與查爾斯胡特納 (Charles Huettner) 之手,他們在 2016 年時花了 14,000 美金左右製作出了 8 分鐘的《Scavengers》的(默劇)短片,從該則短片,我們已經看到了《拾荒者統治》的主題雛形,充滿野性且危險的生態系與在此生存的人類們,這個短片播出後,他們吸引到了 HBO MAX 的注意,進一步的投資他們在兩年發展出了 12 集的動畫作品。

在訪談中 Bennett 提到作品看起來原創的生物設定,其實多數也還是來自我們生活的真實世界。

《拾荒者統治》。

《拾荒者統治》的所採用的世界觀是參考琳馬古利斯 (Lynn Margulis) 的理論與蓋亞假說 (Gaia hypothesis) 的論點,地球被視為一個有意識的生物體,而我們(人類)只是其中的活細菌而已。

從古至今要做一部原創的科幻作品,所需要花費的時間與金錢相當驚人,所以多數的科幻作品都是改編自小說本身,這樣除了可以省去創造世界與角色的時間,更可以在改編前,先一步從讀者基底來估算回收的成本,如果一切都要從零做起,那代表著的就是無數的錢。當然科幻故事可大可小,但不管如何,原創的《拾荒者統治》出現都相當令人讚嘆。

《拾荒者統治》。

 

《拾荒者統治》特別與獨創在哪裡?

《拾荒者統治》最迷人之處是主創們在 13 集的片長中,塑造出了一個超越過往想像的異星生態,乍看之下腦洞大開,但無數細節似乎都可以從地球中的生物食物鏈中找出蛛絲馬跡。過往的科幻作品並不是沒有建構這樣的世界(小說原作裡寫的了可多了)但一經改編為影視作品,刪減後留下的章節多半為了服膺故事主題,其中最廣泛且常見的主題仍是「英雄之旅」。

當然在《拾荒者統治》中一條主要的線路也是返鄉的英雄之旅,但整部作品所強調的絕非是冒險、接收試煉後成長這些俗爛的主題,更進一步的說,在這部動畫中,人類不在是唯一的主角,這個星球上的生物才是。你幾乎沒有看過一部作品,花如此大的篇幅,去描寫這個星球的生態系,從植物到生物、孢子彼此之間生死相連,這個遺落星球有著一套自己的邏輯與生態系,如果人們想要在這個星球生存,就必須與這些奇妙的生物「共生」。

《拾荒者統治》。

 

《拾荒者統治》主題各異的三條主線

整個世界觀所呈現出的哲思,不僅是人類在太空探索中的渺小,更藉由生物間反復無常的生死探討著存在的意義,《拾荒者統治》中的三條主線中,指揮官 Sam 與年輕女孩 Ursula 的線路是最主流的逃生之旅,主軸是傳承與交接、第二條主線黑人酷兒 Azi 與機器人 Levi 的線路,有著如《攻殼機動隊》所探討的機器人是否具有生命&自我意識的主題,第三條主線則是藉由 Sam 去談人類貪婪的劣根性,是如何在這個異星引起了巨大的風波,該條線路既暗黑又迷人,搭配著如《神隱少女》無臉男般的生物,是整部劇中的一大看點。

在《拾荒者統治》 12 集的集數中,我尤為喜歡第六集《The Fall》的劇情,該集是的主題應該是「死亡與離別」三條線路分別用不同的方式,顯現出人們面對死亡的方式,逃避、悲痛、繼承。該集結尾,絕處逢生收到求救訊息的回應,如黑暗中的光芒一樣令人難忘。

《拾荒者統治》。

 

《拾荒者統治》細膩地展現出人類情懷

我們多久沒有看到一部原創而不愚蠢的科幻作品了?在這個視覺特效發達的年代,科幻作品幾乎與華麗的視覺所掛鉤,但在華麗的作品,最終還是要回到故事的核心上,而經典科幻的核心終究脫不了形上學的討論——「我是誰、我在哪、我將到哪裡去」。

我們真的不缺少在一部依靠「超能力」大殺外星生物、制霸銀河系的作品,《拾荒者統治》沒有愚蠢地看待生命,而是一視同仁的看待生物的死亡。

《拾荒者統治》。

我不確定自己是在哪一刻被《拾荒者統治》給說服的,但我肯定非常喜歡,主創們用一連串的視覺,顯現出人們是如何與這些生物、植物共生,更重要的是它呈現出,儘管人們擁有能力踏往太空,內心依舊地細膩、脆弱,渴望愛,感到孤獨與寂寞。

劇中一小段描繪錄音機的故事,我就相當喜歡,細緻的寫出了人們對於禮物的珍惜,人之所以是人,不只是因為我們會會寫字與思考,而是因為我們會流淚、會有感情。

《拾荒者統治》。

《拾荒者統治》並沒有如我想像中的得到關注,儘管我完全可以感受到主創們在這套作品所灌注的心力,最後一集的結尾暗示著故事並沒有結束,但我仍奢望可以看到續作,目前 HBO MAX 似乎打算不玩了,把整部作品版權賣給了 Netflix ,而 Netflix 打算上架平台後,再評估是否投入製作第二季。

《拾荒者統治》12 集的故事一點都不完美,比起呈現人類的偉大,更像是讚嘆世界萬物的美妙,這點特別的打動我,誠摯地推薦大家去觀看這部作品。

好文章出於 電影神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