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舞影展專題】創辦人勞勃瑞福:先有日舞小子的傳奇,才有了勞勃瑞福

agoda

流量密碼 提供 科技娛樂流行穿搭影劇遊戲電競開箱資訊正妹網紅女神 等各類新聞資訊等,發燒話題永不退流行,讓您第一手快速掌握,快速更新文章及最新消息的發布就是我們的宗旨,只要隨時關注流量密碼資訊就是掌握 流量密碼

流量密碼推播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撰文:藍祖蔚

他愛馬、惜馬、懂馬,他的馬上英姿帥氣瀟灑。勞勃瑞福 (Robert Redford) 在猶他草原上,實踐了他對山林平野的追尋,然後,他轉過身來,創辦了日舞影展 (Sundance Film Festival),他知道怎麼來珍惜自己的愛。

美國影星勞勃瑞福回憶自己創辦日舞影展的初心時, 曾經如此祈願。45 年後,他的美好心願不但成真,日舞影展更已成為獨立電影工作者的聖堂。

 

內容目錄

Toggle

從對滑雪與電影的愛好,到萌生創立日舞影展的想法

故事要從 1950 年代末期講起,才剛在紐約百老匯劇場初試啼聲的勞勃瑞福第一次來到猶他州旅遊,穿過普洛佛峽谷 (Provo Canyon) 時立刻就被純淨扶疏林木與山河倒影給吸引,「哇!」是他當下對自然之美的驚歎與禮讚,如今他持續努力讓每位初訪日舞聚落的朋友們也都能感受到「哇!」的驚豔!

1961 年,正在進軍電視的勞勃瑞福有了點積蓄,先以 500 美元買了兩畝地,給家人安置一個小窩,讓大家都可以徜徉在大自然之間,閒暇時可以一起去鑽探自然之美,

熱愛滑雪的他每年都不忘帶著家人去峽谷上的 Timp Haven Ski Resort 滑雪。

《虎豹小霸王》。

《虎豹小霸王》。

1969 年他已經與珍芳達 (Jane Fonda) 合演《裸足佳偶》(Barefoot in the Park, 1967) 成為票房紅星,又與保羅紐曼 (Paul Newman) 合作《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1969) 躍升天王巨星,更讓電影中這位「Sundance Kid(日舞小子)」與他連上等號。有名有錢但不忘初衷,這回斥資買下四千畝地,其中也包括了他喜愛的「Timp Haven 滑雪勝地」改名成為「Sundance Resort」。

僅管他力求保持當地原貌,讓他和家人都可以徜徉山林之中,但要維持基本營運還是得大費周章,要「活化」又不要過度開發「Sundance Resort」,於是「我喜歡滑雪,我喜歡電影,如果能兼顧這兩者,那是多美好的事?」的念頭再次閃過心頭,想出舉辦日舞影展的點子。

 

日舞影展的雛型——「日舞學社」

1979 年 11 月,勞勃瑞福剛執導完自己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凡夫俗子》(Ordinary People),完全不知道日後會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獎,但對電影創作已經自有想法的他,邀集了一群電影界夥伴,來到 Sundance Resort 參加為期三天的電影工作會議,事先言明不穿禮服,沒有香檳紅酒,沒有影展的各種繁文褥節,他堅持自己不是「主辦」,只是拋磚引玉想聆聽大家對好萊塢現狀的意見。

但是會議中大家都聽見了他對美國電影現況的把脈診斷:他看到很多有才氣的年輕人被大製片廠擋棄羞辱,女性和非白人工作者也很難有出頭天,他希望能夠幫助這些人的夢想能夠實踐,以「獨立」精神突破困境,讓不見容於主流產業的想法與方法都能在有心人的協力下完成,讓世界看見他們。他願意提供 Sundance Resort 部份場地協助年輕人,

勞勃瑞福執導《凡夫俗子》。

勞勃瑞福執導《凡夫俗子》。

說到做到的勞勃瑞福第二年就成立了「日舞學社 (The Sundance Institute)」,接著在 1981 的六月舉辦了日舞電影工作坊,而且把滑雪勝地的部份房舍整理改成可以開會、剪接和拍片的空間先是徵選了七個年輕創作者的劇本企畫案,透過自己的人脈他廣邀業界大老來到猶它就個案進行審視,為了說服這些朋友出席,他講出了一句最動人的台詞:

這些前輩只要聆聽,再從寫作、剪輯、編導和募資等各項實務操作提供專業建議,最後

日舞電影工作坊第一年只有四百人參加,打著勞勃瑞福旗號,前輩專家給足面子慎重其事,年輕小夥子也能帶著腳本或毛片秀給大家看,接受批評與建議,你可以想見年輕人當年能與超級巨星如保羅紐曼或華特馬修 (Walter Mathew) 等巨星或者大導演薛尼波拉克 (Sydney Pollack) 近距離喝著啤酒聊電影,聽他們從電影製作理念與實務指點迷津,甚至指導一二絕活時,現場會是多歡樂的爸氣氛。

 

《日舞影展》接下「美國影展」棒子,正式躋身世界第三大影展

勞勃瑞福不是第一個關心獨立製片的電影人,早在 1971 年特立獨行的名導演 Robert Altman 與 Alan Pakula 等人也曾聲援剛創立的「美國影展 (United States Film Festival)」希望能為非主流的獨立影人和製片略盡心力,可惜影展欠缺有力主導,策略方向又一變再變,深陷財務危機,「日舞學社」於是接下棒子。

找專業人士規畫經營,更因多位年輕導演陸續從日舞影展打響名號,不但在坎城或奧斯卡獎大賽中拿下首獎,更在發行市場上大有斬獲,使得日舞影展規模從初期的六人小組一路發展到 224 位專職人員的大型影展,參展人數也從最初的 400 人增加到 13 萬 8 千人(另外還有 28 萬 5 千人次的網路瀏覽),無數星探和發行商每年來此尋訪新秀,找尋可以一鳴驚人創下票房奇蹟的新電影,這些現象都使得日舞更已擠下柏林,成為排名僅次於坎城與威尼斯影展的第三大影展。

先有日舞小子的傳奇,才有了勞勃瑞福。但也是因為勞勃瑞福對日舞小子的詮釋深得人心,這個外號才一直跟隨著他,讓他功成名就,可以放手去追逐自己的夢想。飲水思源,他把日舞名號發揚光大,從滑雪勝地變成影展,變成年輕電影人的夢想搖籃。他知道自己的明星光環很耀眼,他更清楚日舞影展如影隨形,一輩子切割不了。

 

勞勃瑞福宣揚獨立製片精神不留餘力,且從不居功

雖然一開始他就強調自己不是主辦人,也從不居功,而是充份授權專業菁英秉持獨立製片的精神,一路開發各項電影主題企畫,擴大影展分母,吸引百花齊放,甚至放眼亞洲。他更善用明星光環,樂於扮演日舞大使,拍攝各式宣導片,接受各個媒體訪問,細說他對猶它州的山水之愛,分享他醉心的電影夢想,他的側面迂迴策略以及無人能比的熱情,讓最初要打造一個「新」且「可能」的平台給年輕人的祈願,踏踏實實落腳在這塊人間淨土上。

勞勃瑞福身體力行,花了四十五年時間在他的日舞家鄉拍出了一部「日舞傳奇」電影,那是平地起高樓的獨立製片故事,那也是他自己做了一個大夢,也如願圓夢的傳奇,他把掌聲與歡呼聲全部回向給那些透過日舞影展成名的創作者,

勞勃瑞福謙虛說:

好文章出於 電影神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