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變一週年:令這個國家一步步陷入內戰的血腥衝突

agoda

流量密碼 提供 科技娛樂流行穿搭影劇遊戲電競開箱資訊正妹網紅女神 等各類新聞資訊等,發燒話題永不退流行,讓您第一手快速掌握,快速更新文章及最新消息的發布就是我們的宗旨,只要隨時關注流量密碼資訊就是掌握 流量密碼

流量密碼推播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緬甸政變一週年:令這個國家一步步陷入內戰的血腥衝突

  • 梭溫(Soe Win)、 柯柯昂(Ko Ko Aung)、納索斯·斯泰利亞諾(Nassos Stylianou)
  • BBC緬甸語及BBC數據新聞
Members of the People's Defence Force (PDF) training in the forests of the Kayin State, November 2021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新的數據顯示,緬甸越來越多地出現軍隊和有組織平民武裝團體之間的致命衝突。很多與軍方對抗的是年輕人,他們從一年前軍政府奪權的一刻起,就將自己的生活擱置一旁。

暴力的嚴重程度和規模——以及反對派發動攻擊時的組織性——都顯示這場衝突正在改變,從一場起義發展成了內戰。

根據衝突監察組織「武裝衝突地點和事件數據項目」(Armed Conflict Location and Event Data Project,簡稱ACLED)的數據,暴力現在已經蔓延緬甸全國。當地的報告也顯示,鬥爭已經變得越來越有組織,並且蔓延到了過去並沒有對軍方作出武裝抵抗的市中心地區。

儘管確切的死亡數字很難核實,但是ACLED根據當地媒體和其他報道整理出的數據顯示,自2021年2月1日軍隊奪取政權之後,有大約1.2萬人死於政治暴力衝突。自8月起,衝突造成的死亡一個月比一個月更嚴重。

在政變剛剛發生之後,大多數平民死於安全部隊鎮壓全國示威的過程中。然而現在,ACLED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死亡人數是來自武裝鬥爭——因為平民已經拿起了武器。

,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在接受BBC訪問時說,在緬甸的衝突現在應該被定性為內戰,並呼籲聯合國安理會採取「更強硬的行動」向軍方施壓,重建民主。她說,國際社會對這場危機的回應「缺乏毅力」,並形容狀況是「災難性的」,警告這場衝突如今已經威脅到地區穩定。

與政府武力對抗的各組織被統稱為「人民防衛軍」(People’s Defence Force,簡稱PDF)——一個由各平民武裝小組組成的鬆散網絡,成員主要是年輕人。

PDF members train with makeshift weapons, Kayin State, November 2021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2021年11月,人民防衛軍在緬甸克倫邦用模擬的武器進行訓練。

18歲的海拉(化名)在政變之後加入反政府抗爭時,剛剛中學畢業。她暫時擱置了讀大學的計劃,成為PDF在緬甸中部的排長。她說,備受關注的學生馬覺覺開(Mya Thwe Thwe Khaing)在2021年2月抗議期間被射殺事件之後,她有了加入PDF的動因。海拉一開始參加PDF的戰鬥訓練時,她的父母還很擔心,但是當意識到女兒是認真的時候,他們讓步了。

「他們告訴我:『如果你真的想要做,那就做到底,不要中途放棄。』於是我就跟我的訓練導師說,在訓練完成五天後就加入了革命。」

在政變之前,像海拉這樣的人是在一定程度的民主當中成長。他們深深痛恨軍隊奪權,並且得到其他以種族為基礎、數十年斷斷續續地與軍隊鬥爭的邊境武裝支持,接受他們的訓練。

line

緬甸內戰-數據是如何收集的?

BBC使用的是非政府組織ACLED的數字,他們在全世界收集政治暴力及抗爭的數據。數據來自新聞報道,公民社會和人權組織發表的刊物,還有當地和國際組織更新的安全事項。

,

雖然ACLED不能獨立核實每一宗新聞報道,但是該組織稱其死亡數字是隨著有關事件和死亡數字評估的新資訊而持續更新。這是由於在衝突區域收集所有相關事件的數據有困難,當地報道常常有偏頗及不完整,而且ACLED的政策是記錄報道中最低的估算數據。

,

但是,要獲得完全凖確的事件記錄是不可能的,因為雙方都在進行激烈的宣傳戰。記者的報道也受到嚴重限制。

BBC緬甸語部也收集了在2021年5月至6月間緬甸軍隊和PDF之間衝突造成的死亡數字,與ACLED的數據基本一致。

line

PDF是由各色人等組成——農民、家庭主婦、醫生和工程師等。他們是以一份推翻軍政府統治的決心而團結起來的。

他們在全國各地均有分支,但是重要的是,中部平原和城市當中的緬族人多數派年輕人正在領導這場運動——其他種族的年輕人也加入了武裝。這是近代緬甸第一次出現武裝部隊受到年輕緬族人的暴力抵抗。

「很多(平民)加入了這些武裝組織,或者創建了所謂的人民防衛軍,」巴切萊特向BBC表示,「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這麼長時間以來,我一直說,如果我們不能對此做一些更有力的事情,它將會很像敘利亞的狀況。」

Smoke and fires from Thantlang, Chin State, caused by shelling from military forces, according to local media - October 2021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據當地媒體報道,欽邦丹郎鎮2021年10月遭到軍方炮擊之後產生火焰。

那加(Nagar)過去是一名商人,現在在緬甸中部實皆省控制著幾個PDF分支。他向BBC表示,這不是一場公平的戰鬥。PDF一開始只有彈射器,後來才自製了滑膛槍和炸彈。配備武器的軍隊有空中火力——最近數月在頻繁使用。軍方可以從公開支持軍政府的國家獲取武器——包括俄羅斯和中國。

不過,PDF的力量來自於當地社區的支持。從一開始的草根抵抗,現在變成了有組織,有戰鬥經驗的大膽對抗。流亡的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幫助建立和領導了一些PDF分支,並與其他分支非正式地保持聯繫。

PDF瞄凖的是較脆弱的政府軍目標,比如警局和人手不足的前哨點。他們獲取了武器,轟炸的軍政府持有的企業,包括電信塔和銀行等。

那加說,PDF沒有選擇,只能自己承擔起這個國家的未來。「我認為在一張圓桌上解決問題在今天已經行不通了。世界在無視我們的國家,所以我要自己武裝起來。」

Anti-coup protesters use slingshots and pelt stones towards approaching security forces in Yangon, March 2021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反對緬甸軍隊政變的抗議者用彈弓來對抗靠近的安全部隊(2021年3月,仰光)。

與姐姐一起加入PDF的海拉說,他們的目標是「將軍政獨裁政權連根拔起」。

「軍隊殺害無辜的人民。他們摧毀了人們的生計、物業和財產。他們恐嚇人民。我無論如何不能接受這一點。」

軍隊大規模殺害平民的事件已經出現過好幾次,包括7月至少死了40名男性,12月還有35名男女老幼被殺。

音頻加註文字,

緬甸政變:人民如何回應軍事政變?

BBC採訪過一名逃過軍方襲擊的男子——同樣是在12月,他是通過裝死逃脫的。有六名男子在士兵進入他們緬甸中部的村莊時逃亡不及而被殺。村民說,其中三人是老人,兩個有精神問題。該名成功逃生的男子說,軍隊當時在找反抗的戰士。

其中一名死者的遺孀表示,她丈夫的屍體上有被虐待的痕跡。「他們殺害一個甚至話都說不清楚的老人。我永遠不會忘記,我一想起來就哭,」她向BBC表示。

軍方很少接受採訪,但是在2021年末,軍方發言人左敏頓(Zaw Min Tun)接受BBC獨家專訪時形容PDF是恐怖分子——以此來作為軍隊針對其採取行動的合理性。

「如果他們攻擊我們,我們下令(軍隊)回應。我們在試圖用合適的武力保護這個國家和各個地區,以獲得合適程度的安全,」他說。

A man is carried to safety during anti-military demonstrations in Yangon, March 2021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2021年3月在仰光,一名男子在反軍政府示威中被抬離危險區域。

雙方士兵的確切人數很難估計。官方數字顯示緬甸軍隊人數大約是37萬——在實際上可能少得多。近年徵兵的數量在減少——而自政變之後還有人逃離軍隊。同樣,PDF的確切人數也很難凖確地估計。

一些PDF成員與民族團結政府建立的分支一起,在邊境接受種族武裝組織的訓練和掩護,甚至獲取武器。一些組織在過去曾經與前政府簽署停火協議——現在這些協議已經被撕毀。

PDF過去曾相信軍方的宣傳,指種族武裝組織想要令國家解體,現在已經公開向這些組織道歉。PDF現在一致呼籲未來建立一個聯邦政府,每一個人都有平等的權利。

2021年3月軍事政變時曾在警方前線下跪請求保護抗議者的一名修女向BBC表示,軍政府接管政權,對公眾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Sister Ann Rose Nu Tawng kneeling before police in March 2021

圖像來源,Myitkyinar News Journal via Reuters

2021年3月,修女努唐(Sister Ann Rose Nu Tawng)在警方面前下跪。

「孩子們不能上學。教育、醫療、社會、經濟和生計——一切都在倒退,」努唐修女說。

「一些人因為經濟不景氣而不能養孩子,於是墮胎。父母因為生計困難,無法給孩子合適的指引。」

但是修女表示,她欣賞那些加入戰鬥的年輕人。

「他們很勇敢。他們不介意(犧牲)自己的工作生活來取得民主,為了這個國家好,去取得和平並且(從軍政統治手中)解放這個國家。我讚美他們,我為他們驕傲,我尊重他們。」

*麗貝卡·亨施克(Rebecca Henschke)和貝奇·戴爾(Becky Dale)參與報道;圖片設計來自詹娜·陶辛斯基(Jana Tauschinski)

好文章出於 BBC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