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人口普查資料再現百年前英國社會真實面貌

agoda

流量密碼 提供 科技娛樂流行穿搭影劇遊戲電競開箱資訊正妹網紅女神 等各類新聞資訊等,發燒話題永不退流行,讓您第一手快速掌握,快速更新文章及最新消息的發布就是我們的宗旨,只要隨時關注流量密碼資訊就是掌握 流量密碼

流量密碼推播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1921年人口普查資料再現百年前英國社會真實面貌

  • 桑奇亞·伯格(Sanchia Berg)
  • BBC 新聞網
Extracts from Henry Forrest's 1921 Census form

1921年人口普查問卷,姓名欄顯示 Henry Forrest。圖片來源:英國國家檔案館

一幅獨特的仲夏夜抓拍快照——將近 100 多年前——展示了真正的唐頓莊園的生活日常,蝸居在貧民窟的家庭如何期盼、渴求更好的住房,還有,一個來自約克郡的男人為什麼無法與他的妻子離婚 。

這些已經數碼化的 1921 年人口普查資料首次向公眾開放,一頁又一頁的文字和圖表勾畫出那一年 6 月 19 日晚居住在英格蘭和威爾士的 3800 萬人的局部生活狀況。

當時,英國還沒有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和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打擊下完全恢復。

Around the BBC iPlayer footer

房屋出租 – 男子免問

倫敦市中心布盧姆茨伯裏(Bloomsbury)一幢民宅,業主是名叫埃利諾·詹姆斯(Elinor James)的愛爾蘭婦人,那年57歲,單身。她有五名房客,都是單身女性。

這些房客中有一人名叫多蘿西·L·塞耶斯(Dorothy L Sayers),成天在家工作。她後來成為著名的偵探小說作家。

1921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當時幾乎所有出租房屋的管家都是女性。

埃利諾·詹姆斯的房子位於麥克蘭伯廣場,有八間屋子,比當時大部分同類房舍的規模都大得多。她的房客年齡介於 25 – 32 歲,屬於所謂「剩女」的群體,有 170 萬人之眾,都是找不到丈夫、嫁不出去的單身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人口組成女多男少,因為許多男子陣亡。

又因為成年男子參軍打仗,勞動力緊缺,許多女青年進入就業市場。人口普查記錄顯示,當時從事專業技能工作的女性越來越多,不過絶大多數女性當了教師和護士,但也有不少人在凖備當律師、建築設計師和醫生。

1921年,警察隊伍裏已經有女性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1921年,警察隊伍裏已經有女性

詹姆斯太太的五位房客都是單身女性,都有工作。

塞耶斯當時在牛津攻讀現代語言專業,填寫人口普查問卷時,她稱自己從事翻譯工作。兩年後,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偵探小說,《誰的屍體?》(Whose Body?),她後來一系列作品中的主角,業餘偵探彼得·維姆西勳爵(Lord Peter Wimsey)在這部小說裏首次亮相。

塞耶斯1921年人口普查問卷

1921年人口普查時塞耶斯填寫的問卷。圖片來源:英國國家檔案館

那幢男性免入的倫敦出租房最年輕的房客名叫姬蒂·伍德(Kitty Wood),在附近的林肯律師學院給大律師當書記員。

房客中最年長的那位,伊迪斯(問卷上她的姓氏現在很難辨認)當時是《每日新聞》(Daily News)報館的圖書管理員。

厄蘇拉·墨菲(Ursula Murphy)來自都柏林,當時是英國外交部的臨時工。

愛麗絲·薩克斯蒂(Alice Saxty)來自澳大利亞昆士蘭,填寫人口普查問卷時稱自己是「工藝師」,具體工作是為當時倫敦知名藝術家朵拉·麥克拉倫(Dora McLaren)工作室的藝術家們縫製衣物,驕傲之意躍然。麥克拉倫曾為倫敦 地鐵設計海報,1920年代還在《每日先驅報》上發表連環畫。

Extracts from Elinor James's 1921 Census form

埃利諾·詹姆斯人口普查問卷表局部。圖片來源:英國國家檔案館

「妻子出軌」

1921年人口普查問卷上開天闢地首次把「離婚」納入婚姻狀況選項中。當時選擇這一項的總共只有 1.6 萬人。

後來,又過了大約 50 年,英國法律才允許雙方都「無過錯」的夫婦離婚。這意味著在此之前結束婚姻不但是一大恥辱,還要付訴訟和律師費。

1921年的人口普查發現,英國有大量單親媽媽,但因為離婚導致的卻較少,絶大多數單親媽媽都是因為丈夫在一戰前線陣亡。

「戰爭寡婦」群體從 1911 年的 64.23 萬人急劇增加到 1920 年代初的 160 萬人。

約克郡的威廉·安伯勒(William Ambler)是布拉德福德一家工廠的工人。他在問卷上註明自己已婚,但與妻子分居了 20 年。他給出的理由是妻子不忠,曾出軌並有一私生女。

安伯勒寫道,他沒錢離婚,但他妻子卻訴諸法庭索取贍養費,法庭裁決他必須付這筆贍養費。

他在問卷上寫道:「現在迫切需要有離婚法來解決這種婚姻關係。

」難道我必須為她的不忠而終生背負苦難嗎?「

威廉·安伯勒的人口普查問卷局部

威廉·安伯勒的人口普查問卷局部。圖片來源:英國國家檔案館

西約克郡主婦伊迪斯·懷特(Edith White)與已經成年的兒子和女兒同住。她在問卷上龍飛鳳舞地塗寫」我們贊成離婚法改革「。

但也有不少人堅信結束婚姻根本就是錯誤的。曼徹斯特一名42歲的教師,亨利·佛雷斯特(Henry Forrest),在問卷上直截了當表態,抗議人口普查問卷上出現有關離婚的問題。

他認為離婚是」對國家的詛咒「。他本人未婚,跟五個妹妹和一個弟弟住在一起。

唐頓莊園的真實面貌

在人口普查前夕,卡那封伯爵在海克利爾城堡的家中——那座城堡是電視劇《唐頓莊園》外景地,因此為數百萬人熟悉。

他和妻子、19歲的女兒伊芙琳·赫伯特夫人(Lady Evelyn Herbert)、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Howard Carter)和一位來訪的女賓客在樓上。

那天晚上樓下有四位僕傭。

1890年的海克利爾城堡(Highclere Castle),電視劇和電影《唐頓莊園》外景地。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1890年的海克利爾城堡(Highclere Castle),電視劇和電影《唐頓莊園》外景地。

廚娘米妮·林奇(Minnie Lynch)42 歲,來自愛爾蘭的基拉尼;20 歲來自科克郡的艾薇·賽斯特爾( Ivy Cestell)和 18 歲來自阿伯丁的伊莎貝爾·F·里德(Isabelle Fowler Reed)都是廚房女傭。女僕路易絲·維勒班特 (Louise Villepinte) 30歲,來自法國。

他們中只有艾薇·賽斯特爾結婚了,其他人都將自己列為單身。

海克利爾是一座宏偉的城堡,有 35 間主臥室,就像電視劇 《唐頓莊園》裏那樣,僱傭了許多僕人。 1911 年的人口普查記載有 18 名常駐員工,其中包括 10 名女傭。

Extracts from Highclere Castle's 1921 Census form

1921年人口普查海克利爾城堡居民的問卷局部。圖片來源:英國國家檔案館

最可能的解釋——根據現任卡那封伯爵夫人的說法——是因為當時正值倫敦的」社交季節「,許多鄉紳和貴族雲集倫敦及其周邊地區,享受社交活動。一些莊園、城堡的僕傭很可能也在那裏 ,其他人則可能在休假。

她說,當年的伯爵、伯爵夫人和女兒可能是專程從倫敦趕回海克利爾城堡去見霍華德·卡特。當時伯爵位卡特冬季赴埃及考古之旅提供了資助。1922年下半年,卡特的考古隊發現了法老圖坦卡蒙之墓。

牙買加醫生

根據人口普查,1921 年有 1712 名牙買加出生的人居住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其中最優秀、最出眾的人之一是哈羅德·穆迪(Harold Moody)。

他在倫敦國王學院學醫,成績優異,以全班第一名畢業。

哈羅德·穆迪醫生(Harold Moody),約 1930 年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哈羅德·穆迪醫生(Harold Moody),約 1930 年

人口普查報告顯示,他當時住在倫敦東南部佩卡姆區,國王路(現在的King’s Grove)一棟有 10 個房間的公寓樓。

當時他 38 歲,妻子奧利芙 (Olive) 出生在亨利 (Henley),時年 32 歲。他們有五個年幼的孩子。

和他們住在一起的還有一個」普通家政「僕人,出生在漢普斯特德的17 歲女孩弗朗西斯·海恩茲( Frances Hinds)。

哈羅德·穆迪一家的人口普查問卷表局部。圖片來源:英國國家檔案館

哈羅德·穆迪一家的人口普查問卷表

穆迪形容自己是一名在家工作的」醫務工作者「。在努力求職未果之後,他於 1913 年開設了自己的診所。

1931 年,穆迪創立了有色族裔聯盟(League of Coloured Peoples),為生活在英國的黑人爭取權益。

英雄無家可歸

1921年夏天,詹姆斯·巴特雷(James Bartley)33 歲。他當時住在薩塞克斯郡的赫夫,蒙哥馬利街,職業是煤氣裝修工。家裏除了妻子梅伊,還有三個不到五歲的孩子。

那條街上的兩居室住宅現在市價至少50萬英鎊。

巴特雷一家當年住在那樣一棟宅子裏的一間屋子。

詹姆斯·巴特雷1921年人口普查問卷

詹姆斯·巴特雷1921年人口普查問卷局部。圖片來源:英國國家檔案館

他在問卷底部空白處寫道:」別再空談為英雄提供住房了,開始多建些住房,讓打工的人能有房子租住,也付得起租金。「

“配得上英雄的住宅”,這個口號是自由黨首相戴維·勞埃德·喬治(David Lloyd George)1919年大戰結束後提出的。他承諾將新建50萬套住宅供退伍老兵居住。

當時,英國各地大部分出租房都是私宅,條件惡劣,骯髒簡陋。

巴特雷先生極有可能曾上戰場為國征戰。國家檔案館裏有幾枚寫著授予一名叫詹姆斯·巴特雷的軍人的獎章證書,但他們都不是來自薩塞克斯軍團,也沒有註明獲獎者生日。

不過,至少這位巴特雷在1921年是有工作的,是布萊頓煤氣公司職工。

距薩塞克斯200英里之外的利物浦,另一位退伍軍人在人口普查問卷上承認自己「無業」。羅伯特·史蒂文斯(Robert Stevens)有13個孩子。

他當年44歲,稱自己是「裁縫師」,妻子艾格尼絲是家庭主婦,全家一起住在瓦萊希鎮上帕克街一棟五居室的房子裏。

Extracts from Robert Steven's 1921 Census form

羅伯特·史蒂文斯人口普查問卷表局部。圖片來源:英國國家檔案館

他們的孩子中,21歲的艾薇和19歲的格蒂都是做女帽的匠人,18歲的兒子羅伯特在附近一家叫聖保羅的磨坊打工,16歲的弗洛利和14歲的貝拉在家幫母親料理家務。有五個年齡更小的孩子上學,最年幼的三個孩子待在家裏。

一家之主羅伯特·史蒂文斯在人口普查問卷上寫了一句話:「幫幫我們吧,太艱難了。」

「被戰爭毀了」

人口普查表上沒有殘疾類別,但一些家庭還是選擇註明自己的狀況,包括退役士兵在從戰場歸來三年後仍苦苦掙扎的慘狀。

老兵遊行紀念一戰陣亡將士,時間大約是1921年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老兵遊行紀念一戰陣亡將士,時間大約是1921年

哈羅德·塞繆爾·奧爾彭 (Harold Samuel Orpen) 住在倫敦市中心帕丁頓的聖瑪麗大廈,年近47歲,是一名退役陸軍軍官。

他與妻子瓊和一名來自諾福克的 20 歲僕人弗洛倫斯·懷爾斯(Florence Wiles)住在一起,家裏有六間屋子。

奧爾彭的問卷表局部。圖片由國家檔案館提供

奧爾彭的問卷表局部。圖片由國家檔案館提供

奧爾彭的人口普查問卷表比較特別,沒有用鋼筆,而是用打字機填寫,並認為有必要加以解釋:「我在戰爭後期失去了一半的右手,無法正確書寫。」

其他退伍軍人在問卷表上手寫注釋。其中一人在職業欄裏寫道:「被戰爭摧毀,只得打零工為生」。

Extracts from two 1921 Census forms

假裝熱愛本職工作

這些問卷表格由 3.8 萬名人口普查工作人員親手分發到 850 萬個家庭,然後再挨家挨戶收回。

這些工作人員自稱調查員。他們當時對報社記者說,這是一份「令人厭煩的工作」。

其中一位抱怨說,孩子們用這些問卷表來玩連三子棋遊戲。

另一個人說:「你挨家挨戶走,試圖讓自己看起來愉快和重要,並盡最大努力讓人們相信你熱愛這份工作,但從頭到尾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就希望腳下地球開裂吞噬自己。」

不過,無論如何,一個世紀過去了,而當年的不懈努力以一種獨特的寶貴資源形式保存下來,讓後世得以一瞥百年前先輩的生活狀態和喜怒哀樂。

Around the BBC iPlayer footer

好文章出於 BBC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