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 2 雙雄遇十字路口,新的「公鏈戰爭」即將開打?

agoda

流量密碼 提供 科技娛樂流行穿搭影劇遊戲電競開箱資訊正妹網紅女神 等各類新聞資訊等,發燒話題永不退流行,讓您第一手快速掌握,快速更新文章及最新消息的發布就是我們的宗旨,只要隨時關注流量密碼資訊就是掌握 流量密碼

流量密碼推播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2021 年,加密貨幣投資是否有確定性機會?

如果這個問題的答案是「YES」,那麼,我會給出兩個答案,Layer2、衍生品 DEX

以太坊鏈上擴容並不是一個新問題,談了很多年,如今已經到了不得不直面挑戰的時候:BSC 和 Heco 等交易所公鏈如火如荼;Polkadot、Solana、Near 等新公鏈雄心勃勃;向 L2 遷移的步伐仍然「雷聲大雨點小」….

來到了 Layer2 的十字路口,即將迎來一場新的公鏈戰爭,一場以太坊輸不起的戰爭。

Layer2 雙雄

一直以來,Vitalik Buterin 對 Rollup 情有獨鍾,ZK rollup 和 Optimistic rollup 成為最受關注的 Layer2 雙雄。

Optimistic rollup,和名字一樣,它傾向於相信誠實的人會提交誠實的數據,如果不誠實會進行懲罰。

在架構的設計上,Optimistic Rollup 大量借鑒了 Plasma 和 ZK Rollup,總體是一種中庸的思想,並沒有追求極限的可擴展性,而是權衡兼容性,允許在 Layer 2 中運行完全通用的智能合約。

這就是 Optimistic Rollup 的最大優勢,能夠無縫兼容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約,使得開發者工作量大大減少。

對應的劣勢在於,TPS 提升有限,退出網絡可能是以天為單位來計算的,同時數據安全存疑。

另一個 rollup 是 Vitalik Buterin 目前偏愛的 ZK rollup。

ZK rollup 的優劣勢與 Optimistic Rollup 恰好相反。

ZK Rollup 最大的優勢在於快,ZK rollup 採用了零知識證明來實現數據的安全性,當 Layer1 與 Layer2 交互時,Layer 1 就很容易相信來自 zk rollup 的數據,直接在 Layer 1 完成驗證,從而快速完成轉帳。

與之對應,ZK rollup 的劣勢在於,難以支持通用的智能合約,因此,對於開發者不友好,ZK rollup 開發者需要獨立開發智能合約模塊,不僅難度大,工作量大,並且難以復制遷移,但這也帶來一個好處,當一個團隊真正開發使用了 zk rollup,證明他們是有真技術的。

總結一下,兩個方案的對比,zk rollup 快速且安全,但不兼容智能合約,對開發者不友好;Optimistic Rollup 兼容智能合約,利於開發者,但是 TPS 低,效率不高。

兩個方案誰更好?

短期來看,Optimistic Rollup 門檻更低, 通用的 EVM 可以讓開發者快速上手,因此更適合現階段的開發使用;ZK rollup 開發門檻更高,更適用於需要快捷支付的領域,從長期來看,隨著 ZK-SNARK 技術的發展,ZK rollup 的應用場景更多,後勁更足。

不過,這個問題的答案需要交給項目方去書寫,並不是誰的技術厲害,誰就一定能勝出,Layer2 本身是割裂的,當一個 L2 生態項目越來越多,也會因為網絡效應導致強者更強。

目前,各個項目均已開始站隊遷徙。

比如,Synthetix 和 Uniswap 決定採用 Optimistic Rollup 的方案。

為了激勵用戶遷移到 Layer2 上,Synthetix 推出了激勵的方案,質押進 Synthetix L2 的用戶,可以獲得 SNX 代幣獎勵。

備受關注的 Uniswap V3 版本,或許也會遷移到 Layer2,Uniswap 的創始人 Hayden Adams 在推特上表示,V3 將「解決所有問題」。

早在 2019 年 10 月,Uniswap 就發布了 Uniswap + Layer2 的 demo(示例),按照 Demo 描述,採用 Optimistic Rollup 方案的 Unipig 可以做到基本無 Gas 手續費,吞吐量擴展到了 200 tx/s,相當於主網效率的 10 倍。

Tether 考慮將 ERC-20 的 USDT 遷移至 ZK Rollup 的 Layer2 上;衍生品交易平台 dYdX 則使用的是 Starkware 的方案……

一個關鍵的問題,Optimistic 和 ZK 系的開發團隊會發幣嗎?

當然,只是時間問題, Matter Labs 創始人 Alex Gluchowski 已經明確會發布基於 ZK Rollup 的二層擴容方案 zkSync 的治理代幣,Offchain labs 以及 Starkware 也會跟進發幣。

最新的消息是,加密風投基金 Andreessen Horowitz(a16z)宣布領投 Optimism 的 2500 萬美元 A 輪融資,並將於 3 月份推出面向公眾的主網。

毫無疑問,這些王牌項目已經被主流機構包場,普通人的機會仍然在於二級市場。

新的公鏈戰爭

Layer2 的概念並不新鮮,但從代幣表現來看,L2 概念的代幣一直未能有持續性的大行情,大多是曇花一現,主要的原因在於,L2 大多仍然停留在概念上,其次是 L2 本身存在太多的弊端,最被詬病的是會形成孤島,割裂以太坊生態。

以太坊生態的強大之處在於,沉澱了足夠多的資產,通過合約與合約之間的交互,各種不同類型的 DeFi 產品可以像積木塊一樣搭在一起,從而激發創新。

Layer2 的出現打破了以太坊的可組合性,開發者面臨著選邊站隊問題,當不同的項目根據需求和人脈關係網絡部署在不同 Layer 2 項目裡,那麼,它們的交互成本將大大增加,事實上割裂了以太坊生態,形成孤島。

在項目方進行 L2 遷徙之後的短期時間內,孤島不可避免,但如果某某個方案獲得了廣泛的支持,那麼會加劇 L2 遷移的步伐,並且讓用戶離不開 L2。

從這個角度,Layer2 類似於依託以太坊再造一個公鏈生態,Layer2 的戰爭,本質就是公鏈戰爭,總體上,呈現三方混戰的局面。

首先是 Layer2 內部的戰爭,前面我們提到的 Optimistic Rollup 和 ZK rollup,以及 Offchain labs 和 Starkware 將成為主角,搶項目和鼓勵遷移成為重點。

為了鼓勵遷移,「流動性激勵+L2 空投」可能會是下一個階段的焦點。

另一個陣營,是以幣安智能鏈(BSC)和火幣生態鏈(Heco)為首的交易所公鏈陣營,兩者受益於以太坊擁堵,承接了以太坊的流量外溢,兼容以太坊 EVM,對開發者友好,同時有交易所的上幣資源和流量扶持……如今的 BSC 和 Heco 已經成為了不可小覷的網絡生態,甚至可以說僅次於以太坊。

目前的交易所公鏈可以理解為一種新的 Layer2。

最後,就是新公鏈陣營,以波卡、Avalanche、Near、Algorand、Solana 為首,受益邏輯相同,以太坊不再是一家獨大,資金外溢,市場需要新公鏈的故事,同時這些項目也在兼容 EVM,也在搶奪開發者和用戶。

三股勢力,既有內部爭鬥,也有外部廝殺。目前來看,Layer2 陣營並沒有 BSC 和 Heco 勢頭強勁,比起向 L2 遷徙,如今項目和用戶向 BSC 等遷移反而是更明顯的趨勢。

那麼, BSC 和 Heco 有流量、有資金、有財富效應;波卡等新公鏈有技術,有生態……憑什麼認為 Layer2 才是今年最確定性的機會?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相信以太坊

最近,Polygon(Matic) 創始人在接受采訪時對以太坊殺手們趁機取代以太坊的說法進行了反駁:

以太坊是世界上最經得起考驗的,最安全的可編程區塊鏈,作為最終的結算層和安全源,不管你有多少錢,都很難復制以太坊的成功,就像整個數位國家,都是圍繞著以太坊而形成​​的。

EVM 已經成為全球標準的虛擬機,對任何競爭對手來說,它將花費數年時間來實現這一點。除了技術上的東西,社區和文化也是獨一無二的競爭力,這是根深蒂固,卻又不好描述的東西。

例如,The Defiant 的 Discord 頻道的一些交易員表示,他們正在使用 BSC,但等到以太坊的 Layer 2 解決方案在 DeFi dapp 中得到更廣泛的採用,他們計劃盡快返回以太坊。

與此同時,無論是 BSC 還是 Heco 既是一種競爭,也變相為投資者進行 Layer2 遷徙做了用戶教育。

對於以太坊而言,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

ETH2.0 還在孕育,以太坊擁堵的歲月裡,Layer2 是救命稻草,關係著以太坊生態未來的發展。

如果 L2 成功了,那麼以太坊生態項目的估值將會得到提升,交易所公鏈以及新公鏈的故事以及高估值邏輯將被質疑,ETH TO THE MOON,L2 TO THE MOON。

如果 L2 失敗了,那麼由以太坊長期稱霸的公鏈王朝將會瓦解,又將重新回歸到戰國時代——多鏈世界,區塊鏈世界又將迎來新的財富分配格局。

有人期待前者,有人期待後者,但無論如何,2021 年,你都得關注 Layer2。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火星財經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鏈接    |   作者:深潮 DeepFlow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