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前主播顧名儀聊變化球人生:「變化」隨時都在,要不斷做好準備!

agoda

流量密碼 提供 科技娛樂流行穿搭影劇遊戲電競開箱資訊正妹網紅女神 等各類新聞資訊等,發燒話題永不退流行,讓您第一手快速掌握,快速更新文章及最新消息的發布就是我們的宗旨,只要隨時關注流量密碼資訊就是掌握 流量密碼

流量密碼推播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台灣在 1990 年之前,電視僅有台視、中視、華視三家,被稱為「老三台」。到 1993 年,立法院三讀通過《有線電視法》,正式開放有線電視,隨後在 9 月 28 日,台灣本土第一個衛星電視台 TVBS 開播;TVBS 新聞台則在 1995 年 10 月 2 日啟播,是當時第一個 24 小時的台灣本土新聞頻道。

在這裡特別提到 TVBS,主要是這家電視台佔了顧名儀媒體新聞事業的一大部分,除了 TVBS 新聞主播,顧名儀還擔綱 TVBS《新聞夜總會》、《2100 週末開講》及《NEWS 我最大》等節目主持。事實上,顧名儀華麗精彩的職涯履歷還包括:空姐、記者、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全球資訊長和董事長,還有一個差點可以加上的身份—「律師」。

顧名儀出席台南創業基地「可喜空間」的《變化球人生》講座,活動後一一回答現場粉絲的提問。

顧名儀豐富的人生讓人豔羨。她早前出席台南創業基地「可喜空間」的《變化球人生》講座時,談到她的求學與工作經歷,她形容是「人生充滿著各種變化」,那這些「變化」是好?還是不好?

在工作了長達 17 年的新聞界,顧名儀表示收獲了非常多的「變化」體驗,當中一些部分是從她當記者時期已經感受到,乃至後來當新聞主播體會更深。但在 2015 年的時候,顧名儀選擇離開媒體業,回到母校東吳大學擔任兩年社會資源處社會資源長,隨後轉戰商界,出任中國徠室達家居及來思達(上海)董事長、來思達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資訊長。

這裡面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看見了天花板

顧名儀直言,大眾對她的認識、印象,應該也跟「主播」、「新聞」離不開關係。然而,大家可能想不到,這位專業知性、談笑風生卻私下形容自己是「兇悍」的前主播,當初是因為在電視上看到認識的人,想起很多同學進到新聞界,然後掉下一句「我也要去考!」,事業就從此展開。

當然,憑藉其出色的能力,顧名儀很順利的考上。對於一位剛從英國念書回來的年輕人來說,這可以說是一個「突然的變化」。現在回過頭看,亮麗的外表、優秀的成績、對事情既要求又嚴謹的工作態度,當記者、女主播,真的非常適合。

「說實話,我當時完全沒有任何新聞採訪經驗,對這個行業亳不認識,」顧名儀在東吳大學政治系畢業後,當上空姐,後來家人建議她到國外唸書,她選了到英國伯明罕大學唸文化研究所。回台初期,顧名儀當過電台記者,後來先後擔任年代電視台和 TVBS 的新聞主播和談話性節目、政論節目主持人。「那個時候,突然有個機會叫我去當新聞主播,我其實有點猶豫,因爲不在原本的計畫當中。」儘管有點不確定,但這次變化讓「顧名儀」從此被大眾記住了。

「當記者的時候,最初我是跑立法院。我還記得,大概有整整一年多時間,沒有吃中飯,因為每天都在立法院,不斷的追新聞,對一個二十五歲剛從國外念書回來的小女生來說,卻是一個非常好的體驗!每天用最快速的方式看完報紙,之後就開始一天的工作,初期,其實都似懂非懂。但這份工作會逼著你快速成長、習慣『變化』,慢慢對於國家大事、政策方向有所瞭解。那個時候最大的快感,就是想著我現在報導的新聞,明天報紙就可以看到了。」然而,初出茅廬的顧名儀有沒有被「主角光環」加成?

「在剛開始當記者的時期,我發現,為什麼跑同樣的新聞,我只是引用受訪者談話,但記者前輩們卻能寫出更深入或獨家的報導呢?這方面讓我感到有點痛苦和壓力,但受到衝擊就是成長的開始。」顧名儀多次笑稱「從小到大都覺得,我的未來就是當個有為青年」,事實也確實如此,高中跟大學時期當畢業生代表、大學畢業那年還接受總統表揚,這完全是個有為青年榜樣!

對自己有要求,加上接下來有了變化的機會,在經歷過總統大選後,顧名儀感到突然豁然開朗,好像思路變更清晰,「對於新聞的脈絡和內幕,感覺我可以看懂了!」這和一年半的磨練有關,「那時候有個基本動作,就是每天跟在前輩後面跑新聞,學習、修正。就在旁邊學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歷練。」

從 1998 年到 2015 年,17 年的「快進快出」模式,高強度跟時間壓迫的工作環境,顧名儀都一一體驗到了。做新聞做政治題材一開始時,都很受到大家支持跟社會關注,國際大事國內大小事。「但慢慢你會看到給傳統媒體的廣告預算開始低於新媒體,網路媒體出現,就知道這個風已經改變。新媒體初出來時,商業模式還在磨合,但也會感到電視台的空間不一樣了。那時候看到行業發展的瓶頸,突然有種看到『天花板』的感覺。我在從事這麼長新聞工作當中,彷彿看到了一個世代的變化。」

不能害怕變化

一邊聽顧名儀娓娓道出行業趣事、成長經歷,一邊翻開她的學歷履歷,發現她在今年考進國立政治大學亞太研究英語博士班,還是第一名錄取!「『慢下來』是我離開新聞工作者這身份後的感覺。有一些事情是需要等一等,有時候事情不能做太快,要稍微看一下,東西南北前後左右,然後才能拿出一個比較完善的處理方式。所以學會慢下來,是我最大的感觸。今年,我又想到做一個身分的轉換,然後我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去考博士、念博士。」大學是政治系,然後到英國念了文化研究所。在當新聞工作者期間,為了一圓年輕時的夢,到東吳大學念法律研究所,前後念了兩個碩士,「我覺得我念書有時候是被一些奇怪的念頭所引發出來,覺得好像不用念第三個碩士,所以就決定報名考博士班。」顧名儀提到,這次重返校園,讓她有了更深的體會,像是一些平常生活中的事情細節。以前當主播,時間都是「用趕的」,後來的工作身邊會有秘書、助理幫忙,「我突然發現,原來我這麼多年來都在用『聲控』,就有人會幫忙處理。」現在可以慢下來,看看身邊的風景,甚至從以前沒注意到的生活細節上找到樂趣。

變化往往是突然而來,當我們面對這些變化時,很可能會把本來想好準備好的計劃打破,做出了一個「從沒想過」的選擇。

「我們就算心裡很害怕,也不能害怕變化。因為變化隨時都在,只是在當下你有沒有感受到,所以我們要不斷地為會變的人生做好準備。」顧名儀分享了她的看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