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健康碼風波、非洲「歧視性」視頻製作產業鏈和本周更多重要故事

agoda

流量密碼 提供 科技娛樂流行穿搭影劇遊戲電競開箱資訊正妹網紅女神 等各類新聞資訊等,發燒話題永不退流行,讓您第一手快速掌握,快速更新文章及最新消息的發布就是我們的宗旨,只要隨時關注流量密碼資訊就是掌握 流量密碼

流量密碼推播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河南健康碼風波、非洲「歧視性」視頻製作產業鏈和本周更多重要故事

。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近期, 中國河南有多家村鎮銀行因遇到資金危機,許多受影響的存戶發現自己的健康碼,突然變成紅色,被要求隔離檢疫,無法為自己維權, 令不少人認為健康碼系統變成中國政府的維穩工具。

2020年,一段令人震驚的影片開始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傳播。一群非洲兒童被教導用漢語重覆喊出「我是黑鬼,智商低」的句子。 BBC《非洲之眼》記者花費數月時間,調查背後的視頻製作產業。令人震驚的是,它並不僅限於歧視,還涉及虐待和剝削。

好萊塢動作大片相隔近40年後再推續集《壯志凌雲: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台灣譯《捍衛戰士:獨行俠》)讓某些人歡呼雀躍,理由是電影內容似有「對抗中國」之意。但觀察人士認為這種看法是搞錯了重點。

剛剛過去的一周,BBC中文以下新聞內容受到讀者的關注。如果你錯過了它們,我們帶你一一回顧。

1. 中國河南有維權儲戶健康碼「被轉紅」 防疫技術淪為「維穩」工具?

。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在中國中部的河南省,一些人一覺醒來後,便發現自己的防疫健康碼變成了紅色。緊接著,防疫人員上門,要求他們居家隔離。但很多人隨後發現,導致他們成為風險人員的可能並不是新冠病毒,而是他們的身份:維權儲戶。

據中國媒體報道,近期河南有多家村鎮銀行因遇到資金危機,無法提供取款服務,涉及數百億銀行存款, 一些儲戶非常焦慮,便希望前往省會鄭州維權。

很多儲戶稱,他們的核酸檢測為陰性,健康碼卻被突然賦「紅碼」(表示風險人員),有媒體解讀稱,措施似乎是為了防止維權事件發生。

  • 中國杭州永久性「健康碼」計劃遭遇廣泛質疑
  • 肺炎疫情:面對抗疫科技,中港台在隱私保護與有效性間艱難平衡

2. BBC調查:追蹤中國網絡上侮辱黑人視頻的幕後黑手

BBC調查:追蹤中國黑人侮辱視頻的幕後黑手

2020年,一段令人震驚的影片開始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傳播。一群非洲兒童被教導用漢語重覆喊出「我是黑鬼,智商低」的句子。

這段影片在中國國內和其他地區都引發憤怒,但它是在哪裏拍攝的,拍攝者是誰一直是謎團。

BBC《非洲之眼》記者魯納科·塞利納(Runako Celina)和馬拉維記者亨利·姆漢戈(Henry Mhango)花費數月時間,調查背後的視頻製作產業。令人震驚的是,它並不僅限於歧視,還涉及虐待和剝削。

  • 美國華人激辯「黑人的命也是命」背後的代際衝突
  • 美國黑人女教師在中國的故事:佛洛伊德之死改變了我的學生們
  • 一個非洲記者在美國親身感受的種族歧視
彼得大帝肖像

圖像來源,Reuters

俄羅斯歷史上的著名君主彼得大帝為了「擁抱世界」,對外開放,1703年選擇在涅瓦河出海口一片荒無人煙的沼澤地上建造俄羅斯帝國的新首都——聖彼得堡;他希望這座城市成為俄羅斯「通往歐洲的窗口」。

三個多世紀後,被一些俄國人稱為新彼得大帝的普京,也在公開場合多次闡述了希望恢復與重塑俄羅斯帝國昔日輝煌的志向。

不過,隨著烏克蘭戰爭而紛至沓來的國際制裁,在短短幾個月內,俄羅斯通往歐洲和世界的窗口一個接一個地被關上。外加兩年多新冠疫情對經濟造成的巨大衝擊,普通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中都深有體會。

BBC中文特約記者沈平最近在聖彼得堡居住一段時間,從大眾每日生活角度觀察了國際制裁對俄羅斯人的實際影響。

  • 俄烏戰爭:盧布持續堅挺的原因有哪些
  • 俄羅斯人看制裁:「我又沒遊艇,有什麼好擔心的?」
  • 國際制裁下俄羅斯普通百姓的苦痛

4. 彭博社稱已獲悉范若伊獲保釋 但未能聯絡

Chinese flags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彭博新聞社(Bloomberg)說,該公司北京分社僱員范若伊(Haze Fan)在被中國羈押了超過一年後,已獲保釋。這家美國媒體6月14日表示,它已從中國駐美國大使館了解到范若伊獲保釋的消息,但一直無法聯繫到她。

彭博社總編輯約翰·米克爾思瓦特(John Micklethwait)表示:「范若伊保釋出獄讓我們感到鼓舞。」

「她是我們北京分社非常重要的一員,我們將繼續盡一切可能幫助她和她的家人。」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英文網站在今年5月6日曾發佈聲明,提到「應范若伊律師的請求」,中國國家安全機關決定於2022年1月將其取保候審。

  • 澳大利亞華裔記者成蕾「洩密國家機密」案北京開庭
  • 兩名澳媒記者緊急撤離中國 澳大利亞駐華記者清零

5. 「《壯志凌雲:獨行俠》暴露了好萊塢在中國的軟肋」

湯姆·克魯斯在日本橫濱大棧橋出席《壯志凌雲:獨行俠》首映活動(24/5/2022)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好萊塢動作大片相隔近40年後再推續集《壯志凌雲: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台灣譯《捍衛戰士:獨行俠》)讓某些人歡呼雀躍,理由是電影內容似有「對抗中國」之意。

但中國觀察人士石宇(Isaac Stone Fish)認為,這是搞錯了重點。

  • 微博標記帖主IP地址後意外遭熱議的「離岸愛國」
  • 趙婷:從曾經的「中國驕傲」,到如今全網刪帖
  • 貿易戰波及好萊塢 文化價值產品成靶子
  • 好萊塢與中國的主旋律有什麼不同?
  • 中國央視新聞使用好萊塢大片鏡頭

好文章出於 BBC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