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是獅子電影的什錦大拼盤,熟悉的老配方依然對味——影史「獅子電影」總盤點

agoda

流量密碼 提供 科技娛樂流行穿搭影劇遊戲電競開箱資訊正妹網紅女神 等各類新聞資訊等,發燒話題永不退流行,讓您第一手快速掌握,快速更新文章及最新消息的發布就是我們的宗旨,只要隨時關注流量密碼資訊就是掌握 流量密碼

流量密碼推播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約翰亨利派特森 (John Henry Patterson曾做過三件在歷史留名的事:他參與以色列的建國運動、發現東非巨羚,同時以回憶錄《察沃的食人魔》讓「食人獸」(man-eater) 一詞成為流行語。

派特森擊斃兩頭食人獅的傳奇事蹟,啟發許多獵人或冒險作家爭先恐後的與讀者分享他們遇過的猛獸。而這些吃人獅子、老虎與花豹的故事,也成為現今動物恐怖作品的起源之一。

改編自派特森回憶錄的《魔域歷險記》(1952) 與《暗夜獵殺》(1996)

改編自派特森回憶錄的《魔域歷險記》(1952) 與《暗夜獵殺》(1996)

但從另一面來看,無論是派特森的著作,或其他跟風者的作品(例如 1944 年的《庫馬盎的食人虎》),都時常以聳動誇大的口吻描寫大自然的危險難測,而猛獸襲擊人類的舉動,也給了作者大開殺戒的合理動機,卻忽略探討這些動物養成食人習性的諸多因素,以及被害者的居住環境欠缺安全保障,導致食人獸有可乘之機的社會悲劇。

因此在動物保育的思維抬頭後,讀者一方面享受食人獸故事的緊張刺激,一方面卻又感受到某種「帶有罪惡感的愉悅」。

《庫馬盎的食人虎》改編的電影《吃人王》(1948)

《庫馬盎的食人虎》改編的電影《吃人王》(1948)

有鑑於此,電影公司處理此類題材時無不極為謹慎。即使他們改編的是真人真事,也會刻意模糊時間地點,或是迴避主角射殺獅子的畫面。

《魔域歷險記》與《吉力馬扎羅山的殺手》這兩部五零年代的電影皆提及察沃食人獅,然而前者將故事簡化成一人一獅的攻防,後者則將此事件當作旅程的插曲而已。直到 1996 年的名作《暗夜獵殺》,才終於拍出完整的事件經過,以及片尾驚心動魄的人獸交戰。

從《吉力馬扎羅山的殺手》的海報設計,不難發現獅子根本不是主角

從《吉力馬扎羅山的殺手》的海報設計,不難發現獅子根本不是主角

另一方面,像《獅子與我》(Born Free, 1966) 這類書籍或電影,提醒了觀眾與自然共存共榮的另一個可能性,只要保留互不侵犯的基本空間,讓動物順應本能生活,人類與非人物種的彼此理解並非難事。不過提倡和解的電影也有弄巧成拙的例子。

諾耶馬歇爾執導的《頑皮動物》(Roar, 1981原先是以家庭喜劇為創作目標,試圖以導演一家飼養獅子等猛獸的真實故事,破除觀眾對大型貓科動物的迷思,然而它在拍攝過程中引發的連番傷人意外,反而令人警覺到低估野生動物攻擊性的危險。

《獸》

此外,馬歇爾盤算的戲劇效果,是讓觀眾誤以為主角一家被獅子攻擊,後來才揭曉是嬉戲玩鬧產生的誤會。不過《頑皮動物》呈現的猛獸奇觀,以及獅群闖入飼主家中的驚人場面,對觀眾的本能反應而言,恐怕是恐懼大於諧趣。今天人們提到此片,也多半認為它是一部自溺的剝削電影

《獅子與我》及《頑皮動物》

《獅子與我》及《頑皮動物》

與《頑皮動物》同年上映的恐怖冒險電影《兇險怒吼》(Savage Harvest) 彷彿是前者的反諷。片中一樣有獅群在民宅四處遊走的場面,但這次獅子是因為乾旱而對人類飢不擇食的發動攻擊。本片可說是繼《魔域歷險記》上映以來久違的食人獅題材,不過它仍嚴守不傷害動物的原則,只讓倖存者逃出被獅子佔據的地帶。

《兇險怒吼》最經典的一幕,應該是屋主一家人將家具改裝成活動鐵籠,以敢死隊的氣勢與獅群硬碰硬的緊張場面。本片雖然知名度極低,不過就創意及驚悚氣氛來說,皆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兇險怒吼》

《兇險怒吼》

下一頁>>《獸》如何顛覆預期,給觀眾一個拍案叫絕的收尾?

好文章出於 電影神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