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量密碼 提供 科技、娛樂、流行、穿搭、影劇、遊戲、電競、開箱、資訊、正妹網紅女神 等各類新聞資訊等,發燒話題永不退流行,讓您第一手快速掌握,快速更新文章及最新消息的發布就是我們的宗旨,只要隨時關注流量密碼資訊就是掌握 流量密碼。

G20巴厘島峰會宣言「以最強烈措辭」譴責俄羅斯,解讀特殊時期的大國共識
- 陳岩
- BBC中文 發自印尼巴厘島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11月16日,G20(二十國集團)峰會閉幕,領導人們通過一份宣言,「以最強烈措辭」譴責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並要求其無條件從被佔烏克蘭領土上撤軍。
這份文件中也能看到一些措辭留有餘地,比如「大多數成員強烈譴責烏克蘭的戰爭」,再比如「對局勢和制裁有其他看法和不同評估」。
作為成員之一,俄羅斯肯定不屬於進行譴責的「大多數成員」。
今年3月聯合國關於譴責俄羅斯的決議中,中印都投了棄權票。但在此次峰會上,中印兩國沒有進一步表明立場。
在很多人看來,即便達成上述成果,已經頗為難得。德國總理肖爾茨評價,G20就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找到了明確的用語,非常好。
「中國已經拋棄了俄羅斯」
政治學教授、G20研究組織(G20 Research Group)創始人約翰·柯頓(John Kirton)將宣言形容為「重大突破」。
他進一步解釋稱,這份宣言的意義在於,點名俄羅斯實施的是侵略行為,也明確了終局,即「完全和無條件的撤退」,潛台詞是不要搞什麼停火協議,而是應該完全撤出被佔烏克蘭領土。
「這意味著,俄羅斯對G20所說所做,失去了任何否決權;還意味著中國已經拋棄了俄羅斯,不僅不再有什麼不設上限的友誼,而且根本就沒有友誼。」柯頓說,「這(宣言)比我最樂觀的估計,還要強烈和具體得多。」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48小時內一對一會見了九個國家領導人。
中國在這份宣言中扮演的角色成為熱點之一。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記者會上被問及,中俄是否還有不設限的友誼,馬克龍回答,「習主席一直很明確,中國一直在呼籲和平。如果我去看中國方面的聲明,有一種真摯的情感,我知道他是真誠的,我知道中國非常重視聯合國的憲章,而且尊重領土和主權完整。」
會後,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發佈稿件,提到「峰會通過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巴厘島峰會宣言》」,但未提及宣言中的任何內容。
被打亂的議程
G20最初是財長和央行行長間的協調會,2008年為應對金融危機才升級成領導人峰會。而當前全球經濟像一位病人,經歷新冠疫情後,大病初癒之時,還被通脹、失業等後遺症困擾,沒想到又遭遇俄烏戰爭,能源價格飛漲,病症雪上加霜。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這是疫情後三年來全球領導人最多的一次峰會,外界對於很多積累的問題也充滿了期待。
這次峰會還有另一重象徵意義,因為這是疫情後三年來,人最齊的一次峰會,全球領導人不戴口罩共處一室,即便疫情管控最嚴的中國,也在峰會前五天部分放鬆管制。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這場全球疫情的接近尾聲。
但這些重要因素幾乎都淹沒在俄烏戰爭投下的巨大陰影中——俄外長面對多國批評聲後提前離開,烏克蘭多個城市突遭炮擊,一枚俄製導彈甚至落入北約成員波蘭境內並造成傷亡,事件在會場內外迅速引起軒然大波。
這一系列事件打亂了G20議程。今早(16日)英國首相蘇納克凌晨五點被從夢中叫醒,聽完波蘭事件的匯報後,急匆匆趕往一場臨時加開的會議——在G20會期和會場,加開的一場G7會議。
俄羅斯轟炸烏克蘭以及北約成員波蘭遭受襲擊的消息傳來,G7七大工業國,包含歐盟的領導人在印尼巴厘島召開緊急會議。
事態似乎緊張起來,北約盟友受襲,如同所有國家受襲,但臨時會議後,氣氛緩和下來,拜登說,落在波蘭的導彈「不太可能」是從俄羅斯發射的。
G7的領導人們急匆匆地與另外13位同僚匯合(俄外長走後由財長替代),在一片紅樹林中,身穿統一的G20主題POLO衫(拜登甚至沒來得及換裝),植樹、擺拍。前一刻還在為戰爭憂心忡忡,後一刻鏟起一鍬土,對著鏡頭微笑。印尼矢志於恢復紅樹林,加強減碳,因而安排了這場活動,但被一顆導彈所掩蓋。
此後,G20的議程似乎重回正軌,除了兩點:
G20會不會變成G19?
澤連斯基在視頻講話強調G19,而非G20,顯然將俄羅斯排除在外。專家也表示,普京缺席,以及宣言對俄羅斯的譴責,折射出該國在G20的位置。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澤連斯基在視頻講話強調G19,而非G20。
峰會閉幕式,印尼總統佐科用力敲下木槌,並遞給下一屆主席國印度的領導人莫迪,掌聲、笑聲、快門聲同時響起,但下一屆G20峰會如何,還會不會有俄羅斯,成為新的懸念——2014年,俄羅斯拿下克里米亞,使其被G8開除,成為G7;那麼2022年俄烏戰爭,是否會使G20變成G19?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印尼總統佐科(右)用力敲下木槌,並遞給下一屆主席國印度的領導人莫迪(左二)。
我們的受訪者並未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進一步強調G20這個平台的重要性,尤其在地緣政治衝突的時代。
「峰會能夠舉行,本身就是另一個成功。」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分析師詹姆斯·考伯垂(James Crabtree)認為,「當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人們擔心因為會由此產生太多分歧,根本不可能舉行峰會,整個G20會就此崩塌。」
考伯垂承認G20的作用不如以前,「由於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無法相互合作,在通貨膨脹、糧食安全、氣候變化這些問題上,即便有進展也微乎其微,因此雖然有這麼一個組織,但合起來並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印尼財政部長、世界銀行前常務副行長慕利亞妮(Sri Mulyani)曾參加2008年首屆G20峰會,她接受BBC中文專訪時並回憶,當年在金融危機壓力下,「全球領袖們有種再也未見過的團結和效率」。
對於如今的峰會,慕利亞妮依然認可其價值和重要性。她認為通過各國領導人的會面,以及一系列雙邊會談,能夠促使彌合成見。
「這不只是G7,不是一個你和你自己的盟友,或者中國和他的朋友,或俄羅斯和他的朋友,而是非常多元化的20個國家,形成一種基於和平、穩定和互相尊重的工作秩序,因此我們產出成果,受到讚譽,如果就此放棄,好像我們不再關心,那麼世界將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慕利亞妮說。
回到經濟議題

圖像來源,Reuters
關於經濟,宣言稱,二十國的央行將在關注全球通脹問題的前提下,調整貨幣緊縮政策(往往意味著加息),同時有必要限制加息帶來的「跨國溢出效應」。
宣言中還重申對避免匯率過度波動的承諾,同時認識到今年「許多貨幣已經出現了大幅波動」。
值得一提的部長級會談發生在美國財政部長和中國央行行長易綱之間,這是耶倫第一次與中國經濟高管面對面會談,共進行了兩個小時。會談前,耶倫表示,希望對中國的政策和計劃有新的了解,並努力實現兩國之間更多的經濟層面的接觸。
此外,宣言中還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關注:
好文章出於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