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SFC 可能推出新「證券型代幣發行」法規,散戶將受惠?

agoda

流量密碼 提供 科技娛樂流行穿搭影劇遊戲電競開箱資訊正妹網紅女神 等各類新聞資訊等,發燒話題永不退流行,讓您第一手快速掌握,快速更新文章及最新消息的發布就是我們的宗旨,只要隨時關注流量密碼資訊就是掌握 流量密碼

流量密碼推播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金融科技部門負責人黃樂欣(Elizabeth Wong),在本月 6 日接受區塊鏈分析公司 Elliptic 訪談時透露,SFC 將可能推出新一版證券型代幣發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簡稱 STO)法規。

受訪中黃樂欣表示,證券型代幣跟現實世界資產(Real World Assets;RWA)將不再列為「非複雜」產品定義,甚至還有機會開放給散戶,另外 RWA 還可能以底層資產(像是現金、銀行存款)的方式來監管。

SFC 將可能修改 2019 年釋出的 STO 法規

黃樂欣這次提到可能會有新版 STO 法規,可追溯 2019 年 3 月 SFC 公告的第一版監管規範。

當時 SFC 就把 STO 視為證券來發售,並可能歸屬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法規來監管。以 SFC 的定義來看 STO,泛指「具備傳統證券發售屬性的特定代幣發行」以及「運用區塊鏈技術以數碼形式,來表達資產擁有權(例如黃金或房地產)或經濟權利(例如利潤或收益的分佔權)的證券型代幣。」,且只有專業投資者(如高淨值資產客戶、專業投資機構)有權發售 STO。

至於這次點到證券型代幣跟 RWA,將不再列為「非複雜」產品,是因為當初根據 SFC《網上分銷及投資諮詢平台指引》及《操守準則》,證券型代幣被視為「複雜產品」,需要中介人採取額外投資者保障措施。若新的 STO 法規上線,在不需要中介人的情況下,的確有可能開放給散戶。

香港將 RWA 比照底層資產受監管,變相的使 RWA 代幣化的優勢受到壓縮,過往高盛集團、法國興業銀行就曾在 RWA 領域活躍,跨國企業在香港的 DeFi 產業佈局將可能有一波新的變動。

好文章出於 區塊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