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犯》《人選之人》《八尺門》獲得高聲量討論勝過韓劇,前途大好?台劇將面臨哪些挑戰跟隱憂?

agoda

流量密碼 提供 科技娛樂流行穿搭影劇遊戲電競開箱資訊正妹網紅女神 等各類新聞資訊等,發燒話題永不退流行,讓您第一手快速掌握,快速更新文章及最新消息的發布就是我們的宗旨,只要隨時關注流量密碼資訊就是掌握 流量密碼

流量密碼推播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撰文:徐佑德

上一篇說到 2023 的疫後之年,對電影來說也是大破大立的一年,那麼在電視劇上也能看到類似的趨勢嗎?先前提過《誰是被害者》的成功,曾帶動一波懸疑劇和國際平台劇的熱潮,卻產銷失衡,今年成果現身,讓我們來看看結果如何。

回顧上篇>>《鬼家人》《疫起》接連闖出國際,疫情之後的國片市場發生了什麼改變?

內容摘要

一、從去年尾到今年的台劇表現?什麼劇型不再熱?

讓我們稍微回顧一下去年第四季到今年第一季的上檔台劇狀況,2022 年第四季最有聲量的劇包括 Netflix《她和她的她》、Disney+ 的《台北女子圖鑑》、愛奇藝的《第 9 節課》,清一色是國際平台以優於電視台台台劇規格製作的劇集,也足以反映出為何前兩年所有台灣影視業界都一窩蜂去向國際平台提高規格的影集,畢竟有一定的預算與行銷話題,在市場上確實比較容易成為爆款。

《她和她的她》。

《她和她的她》

但從這三部劇的類型、評價和擴散度來看,最接近傳統偶像劇質感與命題的《台北女子圖鑑》卻是評價最兩極的作品,而且播到後面的聲量明顯下降,走勢疲軟。相反的,以性侵為議題的懸疑劇《她和她的她》、與以禁忌師生戀為題的《第 9 節課》都有頗佳的擴散性與討論度。

《台北女子圖鑑》

《台北女子圖鑑》

而前兩年大量出產以國際平台為目標的高規格劇集,在 2022 年媒體曝光中可以看到高達數十部,卻絕大多數都尚未定檔,顯見國際平台之路可能路迢迢。2023 年,隨著 Disney 離台裁員,也有不少台劇已經轉賣台灣電視台及 OTT,認賠殺出的意味不能說不濃厚。

延伸到 2023 年上半年,第一季有 Disney+ 的《台灣犯罪故事》、公視台語台的《牛車來去》、華視的《再見之後》與《婚姻結業式》、公視的《國際橋牌社:和平歸來》,華視的兩部劇仍以親情愛情為主,可說是傳統電視劇代表,卻無甚水花;《牛車來去》有著高收視率,但收視族群似仍以長輩為主,網路討論度與擴散性並不高;《台灣犯罪故事》討論度高,但褒貶不一;《和平歸來》緊抓 SARS 議題,有一定的能見度。

《模仿犯》。

《模仿犯》

在 3 月 31 號以前,台劇從 2022 年第四季到 2023 年第一季,濔漫著「改朝換代」的意味,傳統的偶像劇、家庭劇更難進入到核心主流的視野,議題劇、懸疑元素則維持一定熱度。而 3 月 31 日,Netflix 原創華語劇《模仿犯》的上線,改變了整季讓人昏昏睡的表現,強勢成為今年台劇頂峰。我們在下一節拉出 Google Trend 趨勢,直接看到今年前兩季話題台劇的實際熱度,檢視從去年到今年的趨勢是否延續。

 

二、M 型化的台劇表現,為何題目對了卻水準不一?

從上面幾張不同趨勢圖可見,在 Netflix 國際平台、宮部美幸大 IP 及全球口碑的協力下,《模仿犯》刷出今年台劇最高討論度,一度還登上 Netflix 全球非英語內容亞軍,僅次於《黑暗榮耀》。而無獨有偶的,《模仿犯》正是結合了推理懸疑、社會議題、90年代懷舊、女性議題的議題懸疑劇。緊追在後的則是同樣偏重議題、但調性不同的劇集《人選之人》和《八尺門的辯護人》,這兩部劇都跟公視有關,也非常議題,前者用輕喜劇探討政治選舉文化和網路性暴力,後者則是將當年的原住民少年湯英伸案現代化成印尼漁工義憤殺人案,直接切入死刑議題、外籍移工歧視議題、司法改革議題甚至遠洋漁業黑幕,沒想到這麼硬議題的劇,在上檔後熱度節節高升,完結後反而站上 Netflix 第一名的位子,完全是靠實力一步一步扛上來的。

《八尺門的辯護人》。

《八尺門的辯護人》

在上述前三爆款之外,依熱度來看依序是愛奇藝的奇幻懸疑劇《不良執念清除師》、律政劇《最佳利益 2》、《親愛壞蛋》、《地獄里長》等,其實能夠看到這些能有一定聲量的劇都有抓到新時代的趨勢,有懸疑、有社會議題、奇幻靈異元素等等,選題上其實大方向都是對的,但在執行上卻沒有掌握好核心,像《最佳利益》推出的二、三季,反而沒有像第一季那麼著重在法律上,反而更像犯罪劇,單元形式又讓每個案子挖不深,相當可惜;《親愛壞蛋》集結吸睛卡司,也有好的概念,但執行上的多線進行並不理想,幾條線的交錯沒有處理好;《地獄里長》更是選題正確,概念也很吸引人,但執行混亂不堪,從視覺、角色、故事線到剪輯都讓人一頭霧水。

《地獄里長》。

《地獄里長》

三、台劇到底要如何升級?真有解方嗎?

台劇在提升質感的過程中,變成所有人只專攻國際規格,想提升質感,擴散能見度,並不是壞事,尷尬的是製作出來的成品卻未能如期取得國際平台青睞,顯然還是有些眼高手低,尚未掌握到國際市場與平台的口味偏好與視覺質感需求,反而導致產銷失衡,許多投資人與製作人可能面臨慘賠的命運。

《人選之人》。

《人選之人》

從台劇復興到台劇產銷失衡,最終必須謹記與反思的問題還是「為何賣不出去」?背後的核心就是我們與國際的距離。同時,今年國際平台面臨疫情紅利結束,以及串流灑幣政策看來是死路一條的尷尬情境,反而電影市場重振,今年國際平台已經紛紛刪減預算、裁員,對他們而言,究竟亞洲和台灣他們還會支持多少、支持多久,都是未定之天。就現在的局勢而言,必須說未來劇集看來也是只有兩條 M 型化的路走,一種就是務實面對本土市場,以小預算(如總體預算 3000 萬)先穩固國內市場,若能成功賣到海外,第二季再考慮如何加碼;另一條路則可說是專屬於 VIP 菁英的窄路,針對確有判斷選題與製作水準,能夠接軌國際市場的製作方,要賭國際市場的話就至少要有超過 8000 萬的預算,這部分絕對需要文化戰略等級的策略支持。至於中間預算,還是建議千萬不要開,就算是國片 5000 萬在市場也很尷尬。

《第 9 節課》。

《第 9 節課》

面對現在的局勢,產業該做的是聯手出擊,互相合作交流、分享與國際平台及市場交手的成功與失敗經驗 (KNOW HOW),讓產業更能共同成長,縮短我們與國際的距離。政府該做的則是「不要怕」,不要怕給年輕團隊、不要怕給沒嘗試過的題材、不要怕失敗。奇幻跟科幻再不做突破那就是繼續輸,當韓國已經在用《異能》挑戰超級英雄題材之時,我們不能只有懸疑驚悚,更不能再誤以為單純的親情愛情劇仍有觀眾基本盤。

好文章出於 電影神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