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真正邪惡的化身!《蒙上你的眼》Netflix原創美國末日驚悚電影 BIRD BOX

agoda

流量密碼 提供 科技娛樂流行穿搭影劇遊戲電競開箱資訊正妹網紅女神 等各類新聞資訊等,發燒話題永不退流行,讓您第一手快速掌握,快速更新文章及最新消息的發布就是我們的宗旨,只要隨時關注流量密碼資訊就是掌握 流量密碼

流量密碼推播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不會換氣的魚  #內有暴雷請斟酌觀賞  #不專業分享

「這不是病毒,也不是化武攻擊,是真正的邪惡化身,如果你看見了,它將以你最害怕的型態呈現。 」

2018102511252821202da40f50a18f6c311c870507e8101cbd.jpg​

《蒙上你的眼》

《蒙上你的眼》是 2018 由 Netflix 出品的美國末日驚悚片,在考慮第一篇文章要寫什麼時,不假思索的立刻選定了這部片,除了是我很喜歡的末日題材外,也因為是 Sandra Bullock 主演的 --   我很崇拜的女演員之一。

QBAImv47mzuUNVcg8UmGjaVCMeJMxhGZCm7lHApu5Rw.jpg​

閉眼是唯一的活路 --   五年後

序幕是從無線電的雜訊開始的,一個男人想幫助梅樂莉( Sandra Bullock 飾)一家,說自己在一個安全的藏身所,渡過湍急的河流,只要聽到鳥聲就表示快到了。

20181026140337-0cf2fbc0c412c95686e5ba23bd28224e-mobile.jpg​

發生了什麼 --   五年前

時間拉回到五年前,故事從一場街上的混亂所引發,行人們亂衝、亂撞;開車的人們不受控制……。梅樂莉當時還是個孕婦,看著姊姊潔西卡( Sarah Catharine Paulson 飾)彷彿看見了什麼可怕的東西,前來救梅樂莉的利迪亞( Rebecca Pidgeon 飾)也好似看見她過世的母親。

「那個東西」

電影是由五年前和五年後串起的,一切的源頭都源自於五年前的事件,只要看見了「那個東西」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自殺,就連透過監視器看見也擺脫不掉厄運,所以大家想出了一個辦法是蒙上自己的眼睛,不要看到室外場景。

但只要這樣就能擺脫危險了嗎 ?不!還有更令人恐懼的也就是人 --   有精神病的人,我們都知道關於末日的電影、小說、影集,大多都會對「人心」有所著墨,的確,誰知道別人在想些什麼呢 ?在加里( Tom Hollander 飾)加入時,道格拉斯( John Malkovich 飾)做出最自私自利的舉動,想趕加里走,卻在後來證明加里是個精神病患,最終害死了許多人,一開始我所認為的壞人道格拉斯,其實並不是,他只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場,確實很討厭卻並沒有想害人。

令人慶幸的是「那個東西」不會進入室內,所以可以有些許的喘息時間,而到了室外除了必須蒙上眼睛,也必須在看不見的狀態下躲避精神病患。那些精神病患到末日就如同解放一樣,沒人管、沒人關,到處肆意逼迫正常人拿下眼罩去看「那個東西」,在他們眼中那是最美麗的、令人著迷的 !

我覺得電影的剪接手法、穿插鏡頭和節奏是我最喜歡的那一種,整體非常順暢,也不會令我出戲,五年前、五年後的穿插,從梅樂莉帶著兩個孩子在河上漂流順著帶出事情的始末進而串起整個故事。看電影除了注重情節,對我而言節奏也非常重要,《蒙上你的眼》完全沒有拖沓的地方,片段都相互呼應。

054101015CA0DF80ADCA619E2D40E54A.jpg​

剩下梅樂莉與男孩、女孩

片頭帶來希望的無線電,梅樂莉卻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因為加里當初將鳥冰到冰箱裡,代表他知道鳥能感應到危險而示警,梅樂莉不知道無線電那邊的男人說的是事實還是想博取信任。但是後來也別無選擇,精神病患的窮追不捨、湯姆( Trevante Nemour Rhodes 飾)的死……

0.jpg​

「由我決定誰負責做、誰負責看」

最令我觸動的是湯姆已經看到了「那個東西」,卻為了梅樂莉三人的安全強留著一絲理智解決最後的精神病患。另一個觸動的片段是我自己理解的,片中沒有直言,女孩不是梅樂莉親生的,她想讓女孩摘下眼罩來看船該往哪裡划,女孩感覺知道梅樂莉的想法,在女孩自告奮勇後,梅樂莉改變主意說大家都不摘眼罩,誰也不用看,隔著螢幕好像都能感受到梅樂莉的心疼。最後感動我的片段是女孩跟男孩其實有名字--奧林匹婭及湯姆,紀念女孩的生母及梅樂莉的愛人。

maxresdefault.jpg​

看不見,才安全

「那個東西」到底是什麼 ? 怪物 ? 鬼魂 ?我認為是自己的心魔,片中提到會看見心中最恐懼的東西,觀眾看不見,全憑想像,卻更能營造出氣氛,只能從監視器的影子和加里的畫窺見一小角。而安全的藏身所其實是盲人學校,在這個看不見才相對安全的險境中,似乎也只有這樣最合理,

看不見,才安全。

歡迎來我的部落格:http://joannafishzero.pixnet.net/blog 

分享